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zmhk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如果您对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感兴趣,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1.中小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优秀范文2.小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如果您对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感兴趣,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

1.中小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优秀范文

2.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范文模板汇总

3.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4.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5篇

5.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范文三篇

6.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中小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优秀范文

        备课本是教师书写青春的诗笺。上课时的少而精,来之于备课时的广而博。将军决胜,在纵观全局,教学成功在知己知彼。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语文教案模板”,欢迎阅读与借鉴!

        语文教案模板1

        1、读准跳跃欢吠、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热情好客、木栅栏等一些词语的读音;通过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这些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动线索,并在熟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此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讲述的一件事。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重点和难点

        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借助字典,读通课文。

        2、理解带点字的意思: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

        3、根据课文内容,将公路边的桃子自采三里路这块告示的内容,用几句话简明地写清楚。

        一、导入新课,反馈预习。

        1、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公路边桃子自采三里路的内容。

        出示:桃子自采三里路

        3、根据提示,介绍桃子。

        (1)出示词语:丰实、又香又甜、沁人心脾、馋涎欲滴

        (读词、随机正音、理解沁、涎的意思。)

        (2)以钻进果林,为开头,用上这些词语向大家介绍果园里的桃子。

        4、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1)在三里路外的那个桃园里,游客们除了能自己采摘到又香又甜的桃子,还能得到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最能概括地解答这一问题的一小节。

        (2)出示课文最后一节,指导朗读。(随机正音:不禁jīn;木栅zhà栏)

        (3)启发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随机板书:信任?喜悦?)(副板书:久久地注视?朴实而纯洁?)

        二、理清线索,复述一次摘桃经历。

        1、快速默读课文2~7节,划出描写狗的活动的语句。

        2、交流出示有关语句,随机正音:欢吠(fèi);撒(sā)腿;沉甸甸(diān)

        3、引读有关语句,随机板书:迎宾、入林、返回、道别。

        4、师生配合朗读2~7节。

        根据提示,复述摘桃经历。(小组内交流,指名复述)

        三、解疑释疑,深入感悟。

        1、默读描写狗的4句话,划出有关词语,说说小狗给你留下的印象。

        2、再读这4句话,体会小狗的热情好客。

        (1)自读,引读。

        (2)小组讨论:从小狗的热情好客中你体会到什么?

        (果园的'主人以狗待客,是因为他充分信任每一位前来摘桃的游客。)

        3、默读2~7节,找一找还有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果园主人给予游客的信任?

        (1)交流,出示:

        ①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②我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

        (2)联系课题,交流感悟。

        (教师适时点拨:结合第②句话说说我为什么能够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4、小结:如果说果园主人以狗待客的巧妙安排以及纸条上那温馨的话语,给前来摘桃的客人以充分的信任。那么,我信守诚信,如数付款的诚实行为,则是我能够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的关键所在。(板书:如数付款)

        5、引读最后一节。

        四、语言实践,内化感悟。

        我为什么禁不住回过头去,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这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根据提示,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感受展开想象。

        语文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认真观察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

        1.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平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的第2课,(教师板书)齐读课题,什么事把联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开书看一看。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3.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两幅图的,打开书。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换检查,看看画出的字和标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确。

        4.抽读生字和会认的字。指导学生读准“有、穿、冷、热”这几个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己读读第一段

        (1)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吗?

        (2)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3)学生自己练习读。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第2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互查标句子是否正确,互查后说说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板书:穿衣,不冷。

        (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5)学生练习读,同桌互读。

        (6)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7)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

        (8)出示填空练习,为背诵打好基础。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 )了。

        口头练习填空后,试着背一背。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这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请两名学生读这段,读后教师提问:“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

        板书:撑伞,不热

        (3)教师提问:夏天,绿色的大伞指的是什么?看图说一说,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4)请同学读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学生练习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读后评议。

        (8)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小树还能为人们做些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人们离不开树木。)

        (9)出示填空: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

        ①口头填空

        ②试着背诵。

        4.朗读全文。

        5.背诵全文。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 )小树。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不冷了。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附:板书

        语文教案模板3

        内容:

        复习分段

        教学目的要求:

        复习常用的复习方法,能运用方法进行分段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分段方法

        1、导入:要学懂一篇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分段

        2、小组讨论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了哪几种分段的方法?哪几篇文章特别典型?它们是这样分段的?每个小组讨论两种,小学语文总复习阅读复习教案。

        板书:方法例文

        3、交流

        讨论好的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学得最好。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如:借助过渡段来划分《伟大的友谊》

        按事情发展顺序分《落花生》

        按总分总结构分《万里长城》

        按地点转换分《秦始皇兵马俑》

        小节归并法《我盼春天的荠菜》

        2、请你选择一种方法,想想一般什么样的'文章用这种方法分段。

        小结:不同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分段。

        二、练习应用

        (一)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我们通常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分成几部分。请你先通读《第一次洗球鞋》,再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事情的起因的?

        2、找出洗球鞋的经过。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第一次洗球鞋》划分段落。校对。

        说明:有的文章事情经过部分有明显的几个步骤,还可以分成几段。

        (二)按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分

        1、读《海南岛》,你认为这篇文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划分段落。

        2、交流 小结: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并不一定三部分都有,有时是先分后总,有时是先总后分。

        (三)小节归并法

        这两篇文章有明显的特点,我们能一下子划分段落。有的文章我们一下子找不出明显的特点,该怎么来分段呢?

        1、分节读《买冷饮》,概括出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2、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小结: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用小节归并法

        (四)综合练习

        1、阅读《星期天的苦恼》、《杨柳》,想一想这两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划分段落,并完成。

        2、交流

        3、强调:像《杨柳》这样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有充足的依据都是可以的。

        三、总结作业

        分段的方法有许多,我们在课堂上练习的只是其中的几种典型。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这几种方法。课后完成习题。

        语文教案模板4

        《几何原本》(The Elements)由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所著,是用公理方法建立演绎数学体系的最早典范。是至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世界数学名著。

        《几何原本》全书共13卷。第1卷,给出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理、公设等;第2卷,面积和变换;第3卷,圆及其有关图形;第4卷,多边形及圆与正多边形的作图;第5、6卷,比例与相似形;第7卷,数论;第8卷,连比例;第9卷,数论;第10卷,不可通约量的理论;第11卷,立体几何;第12卷,利用“穷竭法”证明圆面积的比等于半径平方的比;球体积的比等于半径立方的比,等等;第13卷,正多面体。《几何原本》一书从很少的几个定义、公设、公理出发,推导出大量结果,最重要的是它给出的公理体系标志着演绎数学的成熟,主导了其后数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使公理化成为现代数学的根本特征之一。《几何原本》是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重视与传播。除《圣经》之外,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其使用、研究与印行之广泛能与《几何原本》相比。20_多年来,它一直支配着几何的教学。因此,有人称《几何原本》为数学的《圣经》。 战争使大量人类文化和珍贵书籍化为灰烬。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手稿至今也荡然无存。现存《几何原本》的一种版本是公元4世纪末泰恩(Theon)的《几何原本》修订本。还有一个版本是18世纪在梵蒂冈图书馆发现的一个10世纪的《几何原本》希腊手抄本,其内容早于泰恩的修订本。

        《几何原本》传人中国,首先应归功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上海吴淞人。他在加强国防、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修改历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对引进西方数学和历法更是不遗余力。他认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之后,决定一起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利玛窦主张先译天文历法书籍,以求得天子的赏识。但徐光启坚持按逻辑顺序,先译《几何原本》。他们于1620_年完成前6卷的翻译,1620_年在北京印刷发行。

        徐光启和利玛窦《几何原本》中译本的一个伟大贡献在于确定了研究图形的这一学科中文名称为“几何”,并确定了几何学中一些基本术语的译名。“几何”的原文是“geometria”,徐光启和利玛窦在翻译时,取“geo”的音为“几何”,而“几何”二字中文原意又有“衡量大小”的意思。用“几何”译“geometria”,音义兼顾,确是神来之笔。几何学中最基本的一些术语,如点、线、直线、平行线、角、三角形和四边形等中文译名,都是这个译本定下来的。这些译名一直流传到今天,且东渡日本等国,影响深远。

        徐光启要求全部译完《几何原本》,但利玛窦却认为应当适可而止。由于利玛窦的坚持,《几何原本》的后9卷的翻译推迟了200多年,才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合作完成。李善兰(1811~1882),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自幼喜欢数学。1852年到上海后,李善兰与伟烈亚力相约,继续完成徐光启、利玛窦未完成的事业,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后9卷,并与1856年完成此项工作。至此,欧几里得的这一伟大著作第一次完整地引入中国,对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徐光启在评论《几何原本》时还说过:“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其大意是:读《几何原本》的好处在于能去掉浮夸之气,练就精思的习惯,会按一定的法则,培养巧妙的思考。所以全世界人人都要学习几何。

        语文教案模板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 个生字,正确读写 、 、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3、通过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由教学目标衍生出来的,是依据教材确定,着重让学生掌握什么;难点是依据学情而定的。)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

        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

        4、师生交流、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范文模板汇总

        #二年级#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 整理的《二年级小学生语文课文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帮助到您。

        二年级小学生语文课文教学设计范文篇一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正确填写动词+名词的短语;能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还处于解决幼小衔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阶段。同时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识字和阅读目标,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还处于奠基阶段。

        三、学生分析:

        在本阶段,学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汉语拼音和一部分汉字,对阅读有了初步的兴趣。本文属童话,由于孩子对童话比较感兴趣,这篇课文有利于提高对孩子的阅读和识字兴趣。

        四、设计思路

        1、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

        2、并在诵读中有所领会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重视学生自主识字。

        [教具准备]

        课件(大自然的美景、受到破坏后的大自然),动物的头饰,拼音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引入,激情导趣

        1、出示课件: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师:你看到了什么呢?你有什么感想呢?

        2、导入课文。

        师:是呀,我们的大自然美极了,不但有茂密的树林,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是一条条清清的溪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大自然中的清清的溪水。谁会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如,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小组检查(抽读)

        (2)师生交流:开火车读(师边听边纠正)

        3、出示没标拼音的课文进行朗读。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几位学生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师: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字,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俩、读、沿、朝。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语文实践活动(一字开花)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多读课文,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字卡:检查记字情况。

        2、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这儿个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交流)

        3、出示图1: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3自然段。

        6、小结

        师: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

        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说得对极了。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你们看……(出示动画课件)。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动画、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三、深化练习,积累词汇

        出示课后第二题:

        例:挖(坑)

        栽()培()浇()

        四、汇读全文,整体感悟

        1、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2、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五、师质疑并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把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年级小学生语文课文教学设计范文篇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记忆字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用具:卡片、、电脑。

        教学过程:

        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

        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着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着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一)教师:为了让同学们玩的愉快而有意义,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请大家拿好介绍的内容,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3、教师走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2、小组汇报学习过程。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

        (1)读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

        (3)扩展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进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写。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试着把每个字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比较,看看哪笔写得不好再进行修改。

        3、在书写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字不太好写?

        4、教师指导书写。

        (1)出示带田格的“滚”字。

        (2)观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滚”字:三点水旁的“提”写得不要太平,在横中线上收笔。右半部分的“点横”和“公”字要写在横中线上。下面的笔画是:撇、竖提、撇、捺,最后一笔“捺”要与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独立书写这个字,每字写一遍。

        (6)同桌同学互查,相互纠正。

        (7)展示评议。

        5、其他生字由于笔画少,不是很难,学生把每个生字独立写一遍。学生有问题举手,教师个别辅导。

        6、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三、初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录音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段)

        (2)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

        (3)教师走下去收集问题。

        四、复习巩固:

        1、看词语,找出生字卡片,补充完整:

        秀丽(神)奇

        奇形怪(状)

        仙人(指)路

        2、读词大比拼: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看电脑随机出示词语看谁读的准确。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抄写词语:神奇风景区弹琴名字翻滚着名巨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3、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展开想像。

        教学用具:卡片、、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朗读感悟。

        教师:这节课我邀请同学们当小导游,结合画面、课文内容给大家介绍黄山,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认真观察,看看谁是:小导游。下面我们先练习练习怎样概括地介绍景点。

        1、教师请学生当小导游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介绍。

        2、然后让学生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语气。谈谈读后的感觉。

        3、进行朗读展示。

        4、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介绍,指名介绍,大家评议。

        二、抓住重点进行介绍,深入理解。

        同学们知道先从整体进行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奇石真是数不胜数,接下来我们练习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处景点进行介绍。

        1、自己读课文,找找描写黄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体介绍了哪些奇石,边读边在书中画一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结合学生说的及时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在小组内讨论:这些奇石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对照课文插图,进一步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练习借助插图介绍其中的一个奇石。(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三、指导朗读,入情入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在介绍时还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语言,做到绘声绘色,用你的语言去吸引游客。

        1、黄山奇石生动有趣,你们能有语气地读出来吗?自己试试。

        2、教师也想读读行吗?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以小组为单位读读。

        四、启发想像,练习讲解。

        课文的结尾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同学们请你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动笔画一画;

        让学生结合手中的画用自己的话介绍。

        师:黄山风景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结合,仔细观察,大胆想像,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给大家介绍。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五、推选小导游进行介绍,评选导游。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结合一处奇石景点进行介绍。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竞赛。

        1、进行现场讲解。

        2、组织大家评议。

        3、颁发小导游资格证。

        教师总结:

        通过大家生动、形象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有趣的奇石、怪石。黄山是天造地设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温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觉得来到了天上人间。同学们,希望你们前去游览,感受黄山的美丽神奇!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摘录文中描写优美的词句,背诵下来,并抄写在摘录本上。

        二年级小学生语文课文教学设计范文篇三

 教材简析

        《坐井观天》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和会认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课件,朗读录音,插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争论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引入争论:天有多大?

        2、设置疑问,引入课题:

        有人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你信不?就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听读课文,理解大意

        1、听课文朗读录音,交待听课文的要求。

        2、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大意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引导学生读课文,提出读课文的要求

        2、找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3、ppt展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认读,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4、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并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识字,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合作识字精神。

        三、再读课文,把握技巧

        1、学生自由读,读通、读熟。

        2、再次播放录音,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体会读课文的技巧。

        四、三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快速朗读课文,选择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2、讨论交流,说说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做好情感的铺垫。

        3、个别谈话,听听学生的朗读和读后的感受。

        4、指导书写生字“沿、信、际”,感悟积累词语:“无边无际,因为……所以……”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突出自读自悟,将读书和识字写字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识字的重点,体现以学定教,以及朗读与识字结合思想。

        五、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2、倾听学生朗读,指导学生体会“自信、傲慢和诚恳、劝告”两种不同的语气。

        3、师生合作,评价读书效果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在活动中朗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不同的情感所表达的语气。

        六、续编故事,拓展提高

        1、与学生一起想象续编对话:假于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怎样对小鸟说?

        2、指导学生挖掘本故事的寓意:要做见多识广的小鸟,不做思想狭隘的青蛙;体会“坐井观天”的意思。

        3、小结: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设计意图续编对话,拓展知识,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寓意,从寓言故事中受到某些启发。

        七、作业布置

        1、每一个生字写5遍。

        2、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从哪来,天有多大

        小鸟,天上,无边无际

        青蛙,井底,井口那么大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范文模板汇总

        古诗词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

        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3)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与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

        (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第二课时《秋思》《长相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2.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

        3.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

        4.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

        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一)学习《秋思》。

        1.指名朗读古诗。

        2.交流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

        (1)体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

        ◇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唐代洛阳应该是何其的繁华,然而这一切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

        (2)想象“意”之万重。

        ◇“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

        ◇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

        句诗。

        (3)品味“开”之内涵。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

        ◇“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那一刻,你的神态,你的举止又怎样?——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你就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会怎么说?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

        3.诵读提炼。

        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这正是——(学生齐读古诗)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

        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学生背诵全诗)

        (二)学习《长相思》。

        1.看插图,说词意。

        欣赏课文插图,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并从这首词中找到相对应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

        2.讨论:

        (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

        ◇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

        ◇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随机点拨“千帐灯”、“聒”)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

        ◇“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学生齐“碎”。)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再读下阕。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再次回读这两首思乡诗词。

        2.体悟这两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前者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后者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

        3.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师生共同激情回顾《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

        5.课后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交流。

        板书设计:

        秋思

        见秋风;意万重;复恐、不尽;又开封

        长相思

        身在征途萧萧风雪难入梦

        心在故园羁旅怀乡情意浓

        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范文二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瑰宝,今天又到了欣赏古诗的时间了,首先,让我们来进行背诗大赛。

        今天来研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今天你就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这首古诗

        二学生自学

        先让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小组选择喜欢的方法,共同学习古诗教师桌间巡视。

        三汇报自学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自学情况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重点词语绿

        2时句的意思

        3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2)体会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用法

        (3)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四总结延伸

        1熟读成诵

        2练习背诵

        3改写短文

        4你离开过家吗?你能体会思念家乡的滋味吗?用几句话写下来

        五课堂总结

        学生自由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指名背诵泊船瓜洲,总结上节课的学法

        二导入

        1出示古诗

        2指名朗读

        三学生自学

        分组自学后两首古诗,教师巡视指导排忧解难。

        四汇报自学

        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情况,集体纠正。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重点指导

        1有感情的朗读,杜仲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时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指导背诵

        五感情升华

        读一读第五课学习的三首古诗,想一想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使人在表达方法上却各有特色,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还知道那些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课后收集一些读或被给同学听,比较一下这些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范文三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是呀,故乡的月亮总是那么令人怀念,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

        3、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pō)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课前,你们通过收集资料,都知道些什么呢?

        ⑴“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

        ⑵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2、解题:

        “泊船瓜洲”(“泊”是“停泊”的意思。)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2、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自由朗读,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还”字)

        四、紧扣“还”字,披文入情

        1、自由汇报:

        你学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

        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

        生:我能体会到作者离家非常近。……

        (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读读诗句,想象画面。

        ②推敲诗句用词的准确:

        将“绿”字与诗人曾想过的“到、过、入、满”作对比,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最后选”绿”?

        ③启发想象:

        假如你来到江边,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对岸,而对岸的不远处就是你离开很久、思念很久的家乡,此时你有何感想?

        (引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引导学生概括诗人此时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板书:思家切)

        过渡:诗人思家切,可他能还吗?(学生板书:不能还)

        3、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五、自主探究,感受诗境

        1、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诗人为什么不能还?……)

        2、讨论、升华诗情:

        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3、学生先猜测有几种可能,师再顺势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4、同桌互说诗意。

        5、分男女生读古诗。

        六、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

        刚刚我们通过初读诗句──紧扣题眼──朗读感悟的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这首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秋思》。

        2、初读诗句,了解诗人情况。

        3、合作学习,了解诗句大意:

        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⑵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4、指导朗读,感悟情感。

        七、咬文嚼字,体会“推敲”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两首诗中都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两个字吗?(绿、见)

        2、过渡:

        我们已经体会了“绿”字的妙用,那么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3、师讲解: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4、总结:

        秋风无形,但处处可“见”;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该用什么字好。

        5、填字练习:

        ⑴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

        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起、动、翻、皱、拂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⑵自由填字:

        春风吹()了树梢,吹()了小草,

        吹()了河水,吹()了花苞。

        八、反复诵读,指导背诵

        1、有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

        一、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上节课,学习了两首思念家乡的古诗,今天继续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课前通过收集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从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交流。)

        2、简介作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是清初满洲贵族人士中,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的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满洲贵族的生活情调,尽管缺少广泛的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

        3、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二年(1681)。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4、纳兰性德善作词,反对模仿,强调独出心裁。“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自查释疑,读懂诗句

        1、学生试读,思考:

        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试讲,逐句理解:

        (注意书上的注解)

        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我向榆关那边行。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

        ⑵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刮得我心儿碎,连回乡的梦都未做成。在我的家乡啊,可没有这样的风云交加的声音。)

        3、再现形象: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4、观察插图:

        想象作者深夜站在军帐外,他在望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呢?

        三、讨论探索,感受诗境

        1、根据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词人在夜深时无法入睡,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2、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从词的内容看,写的是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无法入睡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情

        1、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这种思乡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触景生情)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

        五、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1、背诵全词。

        2、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名教师,优秀的教案能够让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加完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山西村、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感受村民的淳朴以及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并尝试加以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游历西林山寺有感而发,题诗写词,而流传至今,而在宋朝同样也有这么一位诗人,在游历一座村落时,也写下了千古绝唱!这位诗人他是谁呢?又留下了怎样“绝唱”?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游山西村》。

        (二)初读感知

        1.读过标题你是否有疑问?

        预设:山西村在什么地方?

        过渡: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作者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读音和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

        指导:学习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写法上左窄右宽。

        4.学生齐读,思考概括诗歌大意。

        (三)深入研读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句诗都是什么意思?

        2.作者这次出游到底收获了哪些呢?(小组合作)

        收获一:村民的热情

        (1)从哪里看出来村民热情好客?

        明确: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民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十分充足。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2)再次齐声朗读,读出情感。

        收获二:人生哲理

        (1)从哪句诗获得哲理?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这里景色怎么样?

        (3)这句诗看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对自己眼下困顿遭遇表示乐观豁达。提出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的人生哲理。

        (4)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欣喜,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四)巩固提高

        诗人出游获得了很多收获,那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哲理,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结束课堂。

        作业: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制作“陆游小档案”。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四、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同于以往沉闷的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而是从题目入手,设置疑问,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每次提问以及活动的组织都是围绕设疑的“收获”进行的。这样的环节设置能够带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中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及道理。在此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们的反应状况可以感知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可行的,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活中,我将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情用心设计教学,使学生乐学、好学。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学,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难点

        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猜猜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说说花生的作用。(能吃、能榨油)

        3.思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播放花生的生长过程的视频)。

        4.落花生不仅是农作物的名字也是本篇作者的笔名,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留着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提示学生标号段落)(一两个即可)

        2.再读课文,并概括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几件事情?分别是什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3.再次追问,四件事情分配笔墨是同样的么?看看这四件事情分别在哪些段落?(文章对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4.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作者写的详细具体,而次要部分就写得简略,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板书),我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过渡:下面我们就直奔主要部分3—15自然段,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了些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1.学生分角色读文,指名汇报:谈到花生的好处,(相机出示课件:姐姐、哥哥、“我”谈花生的画面)兄妹们是怎样认为的?板书(味儿美、可以榨油、便宜)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父亲是怎么谈花生的?)

        2.自读第十自然段,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品质)②谈花生,为什么要说到桃子、石榴、苹果上去呢?(此处出示表格-位置、外表、印象)(通过对比,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不好看,却朴实无华,默默地给人们带来好处。)

        (过渡语:课文读到这,同学们,父亲仅仅是在谈花生吗?哪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了?说说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3.指名学生回答:(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过渡语:那少年许地山是否理解了父亲所说的话呢?(理解了)哪句话能体现出来呢?学生与老师齐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现在同学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起“落花生”这个笔名了么?(同学都点头,教师加以说明。)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根据时间进行删减)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试着以你周围的一种事物来说明一种道理。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认读课后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我”与小鸟建立的友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段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信赖是人与人、人与物交往中最重要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感情。

        难点

        感受“我”与小鸟之间的友谊,明白信赖是人与人、人与物交往中最重要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

        阅读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养过小宠物?你与他们一开始是怎么建立信任感的?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出示珍珠鸟模型)大家知道它为什么叫珍珠鸟么?和它交朋友可不容易,因为

        它及其怕人,不过咱们作者却得到了要领,同学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么?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感知

        ⑴ 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提前为大家发放的导学案画出生字新词,同桌间交流。

        ⑵自由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后左右四人一小组比拼,教师正音。

        (二)研读

        ⑴“我”是怎样逐步得到珍珠鸟信赖的?

        为它搭建舒适的巢,不打扰——添水加食小心翼翼——不做管束(给它自由)——不伤害、用手抚摸——停笔不惊扰它

        ⑵对应的,小鸟对于我无微不至的呵护有什么回应?

        伸出脑袋——从笼中钻出——在屋里飞来飞去——站在窗框上不飞走——落在书桌上——啄我的笔尖——在我肩上熟睡

        通过以上的梳理,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同桌交流分享。让我们将视角定格在这永恒美丽的画面,相信——(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

        环节三:巩固提升

        举办交流会,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咱们接下来开展一个交流会,结合生活实际,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互相交流对“信赖创造美好境界”的体会,评选出“小小达人”

        环节四: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并请家长检查背诵效果。

        2.可以把巩固交流的成果写下来,150字左右。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像,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特之处。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的作家雨果说过:“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是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十几代劳动人民,历时150多年,耗资亿3千万两白银修建而成的。但是今天,我们来到北京却只能看见几根柱子,因为----(板书课题)齐读。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感知

        (1)同桌间检查字词。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2)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三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前后左右四人一小组谈谈收获。

        (二)新授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啊,圆明园毁灭了,这个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看看。园内有什么样的景观呢?谁给大家介绍一下?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为什么圆明园被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什么称它为建筑艺术的精华?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雨果说:虽然是皇家园,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在1860年10月6日后被毁灭了。(带着感受读)

        环节三:巩固提升

        站在这残垣断壁前,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话要说,就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受写下来。(音乐二胡独奏《江河水》渲染)

        环节四: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家长检查。

        2.可以将巩固提升的感悟写下来,150字左右。

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范文三篇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一个马掌钉》

       第一课时

       一、认识马掌与马掌钉,导入新课

       1、出示马掌,认识马掌。

       2、简介给马儿休马掌的作用。

       3、出示马掌钉,认识马掌钉的用处。

       4、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以前,英格兰的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准备决一死战,来争夺英格兰的王位,在战场上,理查三世因为一匹马而战败,丢了自己的国家,丢了王位,究其原因,却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马掌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段落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标出段落序号。

       3、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正音。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6、出示提示,要求按提示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1)准备决一死战。

       (2)钉马掌,少钉子。

       (3)掉马掌,打败仗。

       (4)相传,一个马掌钉丢了一个国家。

       7、指名反馈分段,评议。

       三、学习“钉马掌”,感受马夫与铁匠的马虎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2)理解“决一死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钉马掌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这个部分主要写什么?

       (3)谈谈:从中你觉得马夫与铁匠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4)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感受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责任心不强。

       (5)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设疑

       1、因为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急于完成任务,结果理查的战马上钉了三个马掌,挂了一个马掌,理查骑上这匹战马又是如何作战的,请大家课后继续读课文。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男女生分角色齐读课文1—12自然段。

       2、指名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导入:理查骑着挂着一个马掌的战马去决战,结果又如何呢?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掉马掌打败仗

       1、指名读课文第13—15自然段。

       2、思考:战斗打响了,理查是怎么表现的?当一个马掌掉了之后,情况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呢?

       3、指名逐题反馈,评议。教师适时引导体会。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自然段,体会掉马掌给理查带来的悲痛与绝望。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读懂民谣,明理

       1、指名读民谣。齐读。

       2、引导体会民谣中用词的准确、精练:少、掉、倒、败、丢。

       3、讨论:因为一个马掌丢了一个国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畅所欲言。

       5、教师点评,引导学生透过现象、透过表面情况去看本质:因为马夫与铁匠的一个疏忽,少了一个马掌钉,挂了一个马掌才酿成理查的惨败,使他丢了自己的国家。

       四、总结全文,得到启示

       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后得到什么启示?

       3、明理:做事要有责任心,不能马虎,敷衍了事,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冰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录音机播放抒情音乐)

        师: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得到父母的关爱。我们就来说一说父母爱我们的事儿吧。(小组中讲述,倾听,感受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冰灯》一课讲的是什么事儿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词语。第一组词语逐一出示:走街串巷、称赞、融化、习俗、棉被(学生抢读,认得快的可以连读两遍)第二组分组出示:适应合适;废玻璃浪费;腊月蜡烛;后悔教诲;提着问题(在认读词语中发现并辨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2、接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请4名学生接读,随机正音)

        听完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会从课文内容、人物情感等方面来说明自己的收获,教师激励为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以便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随机板书:爹为我做冰灯。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便于以学定教。)

        (三)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领悟品味

        师:除了我们刚才知道的以外,你还想知道什么?(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猜想学生的问题:父亲为什么做冰灯?父亲为什么起那么早?“我”看到父亲做冰灯,为什么后悔?……)

        不管学生有没有提到课文后面设计的问题,教师都要激励引导:同学们记着我们的问题,用心读课文后就会明白。(课文后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出示问题: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指导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自学,画出相关的词句,并记上自己的想法。(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学会边读边想,并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简要地记下来。)

        教师巡回察看,指导学困生品味重点词句,学习简单记录。

        (四)交流、指导,解决问题

        1、你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展示思维过程,学习读书方法。)

        2、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句,体会父子情深:

        (1)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为了给我做灯笼,父亲起的很早)

        (2)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3)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父亲很不容易,太辛苦。)

        (如果学生从其他方面来谈,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联系全文,只要敢于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说明白,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与赞赏。)

        (五)朗读训练,积淀语感

        1、小组分工合作,朗读第5-10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自己的理解)

        2、师生合作朗读:师生分别扮父与子。

        师生共同评价: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并指导读出感情:

        (1)“我”问的是否急切。

        (2)当我发现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的语气(联系生活实际,着急时语速是急速还是缓慢;怎样说话才是“喊”呢?)。

        (3)“连声说”在语速上是否紧凑。

        3、生生合作:同桌分别扮父与子。(在合作中,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六)想像情境,升华感情

        “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想像小伙伴见了“我”会怎么说呢?(“哎呀,你的灯笼真不一般,还透亮来!”“这么漂亮的灯笼,比买的还迷人呢!”“这么冷的天,谁给你做的?他怎么做出来的呀?一定不容易。”“你爹真好!我也让爹给我做一盏。”)

        “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这一句中的“它”指的是什么?(联系全文畅所欲言,进一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它”表面上指冰灯,实际上指父亲对我的关爱。)对呀,那是父亲对我的爱呀!我们怎么会忘记?

        (七)综合实践设计

        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做呢?(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实践性作业,如:复习字词、读书、上网查有关冰灯的资料,帮助父母做事等。)

        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海底世界》

        一、导入课题。

        我们一进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谁能就这幅图画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图)说说。

        二、借助重点句,指导分段。

        1、听课文录音,思:海底世界怎样?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幻灯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特产丰富。

        3、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

        4、结合“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尝试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划出这段中你认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点的两个词。

        (2)创设情境。

        学生当潜水员。

        (3)在深海里发现什么?

        出示句子朗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围绕哪一句话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2)幻灯出示: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还好像在()。

        (3)这些句子中用上许多叠词,好好地读一读。

        (4)创设情境。

        听海底动物的声音(录音)

        (5)延伸说话(尽量用上叠词)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6)引读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

        师:海底静中有(声音)有(动)。

        (7)指导背诵(出示重点词)

        四、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4、5、6自然段,想想写什么?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有(),而且还有()。

        2、再读课文,准备说话。(抓住特点)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的动物,有()的植物,而且还有()的矿藏。

        3、读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写海参什么特点?人哪几个词看出来?这几个词,我们可以读得突出一点。

        (2)放:“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学生自己练读)

        (3)练习读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

        4、训练:

        (1)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练习:

        校园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种多样),有(),有(),还有()。最()的(),最()的()。

        五、总结课文。

        4.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金色的草地》

        教学要求:

        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华情感。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5.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8课,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两束美丽的角,抱怨细长的腿,接着写到狮子扑来了,鹿四条细长的腿让它逃脱了,而美丽的角却让它差点送了命,课文情节紧奏,前后对比分明,语言非常优美,在生动的故事当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学习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是学习的难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腿和角前后不同的态度是学习的重点,同时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那么略读课文只要求初知课文的大意,不要字斟句酌,教师只要抓住重点引导孩子理解课文即可,而孩子主要是运用他们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那么有了对课型特点的分析和对课文重难点的把握,我就为学生们设计了以下目标:

       第一、通过阅读来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边读边想来读懂课文。

       第三、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和体会,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

       第四、能够结合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那就是要全面地看到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美和适用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环境下,它却有存在的价值,从而学习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和想问题的方法,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说教学流程

       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指出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他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他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生活经验来走入文本开始阅读的,在阅读当中他会利用他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的经验来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在交流中来欣赏文本,进而来评价文本与生活中的人和物,以及文本本身,最终他会带着新的感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紧紧地抓住学生的阅读学习和生活的联系,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活动当中来感悟文本,在悟中来明理,具体的教学思路有三点:

       第一、形象展示,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两个动物朋友狮子和鹿,将美丽的鹿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引导孩子去猜想狮子和鹿之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进而激发起孩子阅读文本的兴趣。

       第二、多层次阅读,感悟交流,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我们知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程度是建立在多层次的阅读的基础之上,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将和孩子们一起经历阅读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四个层次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来生成并建构新的知识,具体说:

       第一读就是让孩子们自由地读,让他们扫清字词障碍;

       第二读就是引读,检查学生课文读通的情况,老师通过语调来渲染气氛,让学生整体感知这个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三读就是细读,主要运用图画而与音乐,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景,让他们运用自己在精读课文当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边读边想,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当中的有关段落,然后将印象最深的段落与同伴进行交流,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这样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第四读就是品读,赏析文中的佳句,并把它积累下来。

       第三、注重积累,走进生活,学用结合。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必须厚积而薄发,我想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这一课的教学当中,我将和孩子们一起把寓言故事当中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用结合,积累这一课当中所学到的道理,那就是全面地看待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我想这样,让孩子的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与生活的结合,实现在生活当中真正的意义。

       四、说板书

       我的板书主要来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

        1.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范文

 《我叫足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词,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运动。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同时认识2个偏旁部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世课文插图2)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对,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足球的自我介绍。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画小节号、生字词,把生字字音读准。

        2、再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2)自己读读词语,哪些生字的字音值得注意?

        (3)正音:庆、功、皇、门、祝。

        (4)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到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出示:我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那个时候/只有皇帝过生日/才用我来庆祝。

        (1)谁能来读读这个句子?你是怎样停顿的?

        (2)指导读句子

        5、文中还有长句,用老师的方法来读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议。

        7、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示字旁、巾字底

        3、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4、反馈:检查运、带的笔顺。

        5、指导写字:纪、带。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纪、祝扩词。

        二、新授

        1、自读第一自然段。

        (1)读换后,你知道了什么?

        (2)年纪一大把喽是什么意思?

        (3)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2、自读第二自然段。

        (1)为什么足球的年纪一大把呢?

        (2)谁通过查资料知道:足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3)足球那么风行全世界,原来可是我国的祖先发明的,你想说什么?

        (4)有感情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2)你能感受到足球是最流行的运动吗?说说看。

        (3)为什么足球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呢?

        (多媒体显示:2001年10月7日,我国男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举国欢腾的场面。)

        4、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1、指名读得的几个同学读课文。

        2、你能做个足球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同桌互相介绍。

        2.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范文

 《只听半句》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15个生字,会写丁等8个字。积累告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小朋友臀部印上两道杠杠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要养成倾听的习惯,不能只听半句。

        教学重点:认识15个要求认的生字,会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待人接物要讲礼貌,听对方把话说完,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诱导,质疑。

        有个小男孩很聪明,反应也很快,往往听别人说半句话就接下半句,结果就有了课文中所讲的这样一件事,板书课题21只听半句。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

        1、首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

        3、再读课文,要读得流利、有感情。

        4、检查生词认读,尤其是生字的读音及书写、识记。

        5、分组朗读,相机指导。

        6、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探究。

        (一)指导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议一议:这样的习惯好不好?为什么?

        (二)指导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思考:这个小男孩猜测的内容准确吗?为什么?

        2、指名交流。

        3、教师小结

        小男孩猜测的内容不一定准确;要等对方把话说完;要讲究礼貌。

        (三)指导学习第三、四节

        1、自由读第三、四节,思考:小男孩哪里做得不对?

        2、议一议: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四)指导学习第五、六节

        1、边读边想:小男孩闹出了什么笑话?原因是什么?

        2、指名交流。

        3、议一议:小男孩闹笑话的原因是什么?

        四、质疑,讨论。

        五、反馈,小结。

        1、说说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收获。

        2、教师小结。

        3、说一说:自己有过类似的笑话吗?说给同学听,再说说自己从中懂得的道理。

        3.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范文

 《谚语三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3、喜欢读谚语,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谚语。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写字。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感知三则谚语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或挂图:一幅春天的图画,表现春回大雁归,人们忙碌工作的情景;一个小故事;一首儿歌;有关的谚语。

        学生准备

        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故事有什么要求呢?(注意听,边听边想,回答老师的问题。)

        好!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青青和怕怕》的故事(故事附后)。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好听吗?青蛙妈妈的两个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孩子们评价,估计他们会说青青不怕吃苦,勇敢,是个好孩子。怕怕怕苦怕累,什么也没学到。)

        小朋友们真能干,听故事听得好,话也说得好,真是好样的!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把课文学好。

        二、学文识字

        (一)出示谚语第三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同桌互读生字。

        2、抽认生字壮、努、老、徒、伤、悲,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

        3、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手指书空壮、老。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这则谚语,可以自己小声读,小组同学一起读,也可以两人对读。鼓励学生多读几遍,并能背诵。

        5、小朋友,你们能讲讲这则谚语的意思吗?结合老师刚才讲的故事想想。(对,小朋友说得真好。青青勇敢、好学,学到了一身本领,怕怕胆小、怕事、懒惰,最后一事无成。怕怕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这则谚语就是说给像怕怕那样的人听的。你们可要努力学习哟,千万别学怕怕。)

        (二)出示第二则谚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我们用读一读、认一认、讲一讲的方法学习第二则谚语。请能干的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这一则谚语,分小组学习,先自己读,再一起交流。

        2、检查学习情况。

        (1)抽读谚语,提醒如的读音。

        (2)谁能讲讲似和如的意思?(对,它们都是像的意思。)能讲讲这则谚语的意思吗?(真聪明!时间过得很快的意思。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可不能浪费时间哟。)

        3、齐读谚语,练习背诵。

        (三)出示第一则谚语

        春光无限好,做事要赶早。

        1、勾画并自学生字无、限、赶。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自由朗读谚语,说说这则谚语的意思。

        3、展示春光图画,请学生说说人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忙些什么。

        4、齐唱《早上好》。教师小结:希望小朋友个个都像青青那样,做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四)齐读课文,说说学习后的收获

        三、师生交流谚语,分享学习的快乐

        1、老师平常很喜欢读记谚语。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则谚语(出示),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强中更有强中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2、生生交流谚语,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谚语。

        3、教师归纳总结:谚语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希望同学们经常积累。

        四、巩固生字,集中书写

        1、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在小组内认字组词语,练习用词语说话。

        2、出示课后第二题比一比,组词语。

        3、读读田字格里的字,说说哪些字最难写,你给大伙儿提个醒儿。重点指导老、壮的写法。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相机指导。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详案范文

        #一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知识的统称,也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豆儿圆》

        教学目标:

        1、学习看拼音识字,并综合运用原来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3个生字,重点指导"在"的写法。

        2、通过学习儿歌,利用熟字巩固刚学的6个复韵母,练习看拼音识字。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学习儿歌,感受丰收的欢乐情景,体会诗歌语言的优美。

        教学重难点:目标1和2、3

        教学准备:复韵母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CAI课件磁铁磁性黑板。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出新课

        1、用卡片复习复韵母。

        2、谜语引出本课内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教师示范读,注意指读的要求,还要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自己试着小声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就在字的下方打个小点。

        3、小老师示范读,其他生认真听清还不会认的字的字音。

        4、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品味语言。

        1、你们都会读了,你读懂了吗?

        第一句:豆儿圆,豆儿肥,豆儿住在豆荚内

        随文认识"肥","在",尝试学习利用拼音识字;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2、第二句:秋天到,豆荚开,粒粒豆儿跳出来。

        随文认识"秋","到",尝试学习利用拼音识字;创设情景指导朗读。

        3、第三句:集合排队动作快,跑进爸爸的大口袋。

        随文认识"合",、"排"、"队"、"袋",尝试学习利用拼音识字;了解"袋"字的读音特点,相机指导朗读。

        (四)游戏巩固所学生字,重点识记6个,再次渗透拼音识字。

        1、开火车游戏。

        ⑴集体开火车,再次巩固字音。

        ⑵个人开火车,检测个别。读对了就跟读,还不会的就请小老师拼拼音教读。

        2、送豆荚游戏,再次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

        3、回头美读诗歌。

        4、背诵诗歌。

        (五)指导书写"在"字。

        1、弄清笔顺。

        2、讨论关键笔画的位置。

        3、小老师教老师写,教师范写。

        4、观察好后,生自己练写。

        (六)总结全课,结束。

        2.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培养利用多种方法识字,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热带鱼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拼音、识字、写字、朗读。

        2、“鱼”字的书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课件、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有一位朋友来我们一年(2)班,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2、出示热带鱼(),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板书:热带鱼

        3、标上拼音并认读“热带鱼”,书空“鱼”。

        4、谁来说说这是怎样的一条热带鱼?(五颜六色、漂亮)介绍完把放到课题。

        5、热带鱼的家也很漂亮,同学们想不想去参观一下?不过它给你们提了个小小的要求,只要你们通过了这关它就马上带你们去。

        6、复习“yi、wu、yu”(你们能猜出后面的字吗?出示卡片“衣、五、鱼”的拼音。)

        7、同学们表现非常捧,热带鱼很乐意现在就带你们去它家逛一逛(欣赏动画)—介绍资料。

        8、它们都在做什么?(做游戏)它们在哪里做游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9、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动画,听读。

        2、听完了,你们想不想也读一读?打开书本第54面,指读。

        过渡:你们想不想也跟它们一起做游戏呢?

        3、调皮的热带鱼宝宝想跟你们玩捉迷藏,它们都躲在课文里面,谁能用你们的火眼精睛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圈出生字)

        4、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表里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解决。

        三、(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

        1、师带读生字。

        2、认识这些热带鱼宝宝的名字了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们的?交流认字的方法(听读识字、随文识字、看拼音识字)。

        3、利用多种形式认读识字(指名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4、同学们表现太捧了,鱼儿们跟你们玩得很开心,想跟你再玩一个游戏。(出示课件:游戏)

        5、好了!鱼儿出来跟同学们玩了很久了,鱼妈妈会着急的,哪个同学愿意送它们回家?

        ⑴出示课文(擦掉生字)

        ⑵指名让学生上台,按课文内容的顺序把生字取下贴在课文的相应位置上。

        四、读中感悟

        1、指导朗读。热带鱼们在玩水里玩游戏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谁能够带着开心的心情来读一读这首儿歌?(指2-3名读、小组赛读)

        2、自由编动作,男女生赛读。

        3、全班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并加动作。

        五、达标测评。

        1、每个生字写两个。

        2、写笔顺。

        五:——————————

        巴:————————————-

        六、拓展(画一画)

        小朋友!你们喜欢热带鱼吗?这么漂亮的热带鱼真的是惹人喜欢,你们想不想给它画一画?现在请小画家们一起动起手来把你们心目中的美丽热带鱼画出来吧。(播放背景音乐)

        3.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画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感知汉字与拼音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公鸡勤劳、不懒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勤劳的习惯

        通过对本课生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拼音对我们识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听读识字。

        2、利用生字,引导学生体会拼音与汉字的关系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拼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下面老师像考考大家拼音学的怎么样,老师呀,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猜”。

        (圆圆脸蛋梳小辫a一根小棍l一把椅子h

        左上半圆q右上半圆p左下半圆d右下半圆b)

        同学们真棒!(出示字母卡片j)同学们认识这个拼音吗?(出示生字卡片鸡),认识这个字吗?今天,有一只大公鸡也走进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呢!

        二、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新课开始时,教师出示一只大公鸡,用逗趣的教学语言提问: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2)它有哪些生活习性呢?(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大家说的真好,古时候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想学就请大家把书翻到47页(这样导入新课,真实具体,形象直观。)

        三、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1)听课文录音,把不认识的字圈下来

        (2)指名学生读,学生齐读

        (3)认识生字:画鸡雪生千门平户开

        (汉字结构复杂,难学难记,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教师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

        例如:

        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4、练习,填生字。

        画鸡

        头戴红冠不用裁,满身()白走将来。

        ()不敢轻言语,一叫()门万()。

        (4)学写生字:平户开

        学笔顺

        平:一笔横,二笔点,三笔撇,四笔横,五笔竖

        户:一笔点,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撇

        开:一笔横,二笔横,三笔撇,四笔竖

        (5)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四、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五、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1)出示,让学生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

        (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

        (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

        (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农民伯伯就要起床干活了,农民伯伯勤劳吗?那么,大公鸡比农民伯伯起的更早,同学们,你们觉得大公鸡勤劳吗?那么,我们小朋友要不要学习大公鸡这种勤劳的品质啊?(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

        (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大公鸡

        样子颜色打鸣

        六、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七、总结全诗,简笔作画,激发兴趣

        唐寅看到大公鸡很喜欢,就为大公鸡做了一首诗。老师呀,也很喜欢这个大公鸡,可是老师不会作诗,老师就把它画下来了,(出示),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公鸡吗?那让我们也动手画一画吧!

        七、作业布置

        1、学写生字:平户开

        2、背诵《画鸡》这首诗

        4.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练说一句话,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联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培养了我们,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人: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家)

        2.请小朋友想想自己的家,说说你觉得家怎么样?请读好它

        二.指导看图

        说说你看懂了什么?(指导学生由远及近,由上而下说说图上有什么)

        三.初读课文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

        1.轻声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四.细读课文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

        要求学生用“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句式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相应语句

        (一)蓝天

        1.出示:蓝天是白云的家

        2.朗读

        3.师讲述:一朵朵白云飘浮在蓝天上,蓝天衬着白云,白云离不开蓝天,所以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二)树林

        1.出示:树林是小鸟的家

        2.朗读

        3.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小鸟在树林会做些什么?)

        (小鸟在树林里搭窝,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小鸟离不开树林,所以说树林是小鸟的家)

        (三)小河

        1.出示:小河是鱼儿的家

        2.朗读

        3.你能用上“离不开”说说为什么“小河是鱼儿的家”

        (鱼儿离不开河水,如果没有河水,鱼儿就无法生存,所以说小河是鱼儿的家)

        (四)泥土

        1.出示:泥土是种子的家

        2.朗读

        3.为什么说“泥土是种子的家”?

        (种子生根、发芽、长叶、开花都离不开泥土,泥土中有许多营养可以让种子吸收,所以说泥土是种子的家)

        (四)祖国

        1.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2.朗读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师讲述:祖国是我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我们的国家象个大花园,我们就是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祖国大花园里有温暖的阳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的哺育、培养,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5.歌唱《娃哈哈》

        五.齐读全文

        六.说话练习

        1.除课文里说的这些,你还知道(什么)是(谁)的家吗?

        2.黑板出示:(什么)是(谁)的家。

        3.启发学生:小河里有什么?森林、大海里有什么?

        4.黑板出示:(什么)是(谁)、(谁)、(谁)的家。

        5.根据此句式说话

        七.画——寓教于乐妙在其中

        请生绘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家

        5.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学写字》中的两个句子,认识7个汉字。

        2、写字姿势,认识五个基本笔画。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两个句子,用听读和其他的方法认字7个。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初步认识五个基本笔画。

        3、培养学生不会就问和认真的学习习惯。渗透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写字的基本知识,掌握写字的正确姿势。认字。

        难点:掌握写字的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

        四、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生字卡片、flash课件、书。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1、小朋友们都特别爱听故事,老师现在就请大家听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播放动画课件《写字很有用》)注:(课件的制作:蚂蚁和蜜蜂的三幅图制成动画,背景是草地,配上《写字很有用》这首儿童诗。在课件播放完时,屏幕上出现几个字:“赶快学写字,写字很有用”)

        2、蚂蚁和蜜蜂说写字很有用,谁知道写字有什么用?

        (生:可以给好朋友写信。可以写自己的名字。可以写日记。帮助我记住很多字。……)

        3、同学们说的真好,谁会写字?你写过什么字?

        学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会写字。

        (生:我会写自己的名字。我会写数字。我会写“好”字。……)

        4、这节课我们要学写字。(板书课题:学写字)

        大家一起读课题。

        “写字”这两个字是生字,谁会读?

        请一行小朋友读。

        评析课的开头以动画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漂亮的画面和动听的故事中开始学习。这样的安排尊重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上进入良好的状态。又以“写字有什么用?”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紧接着“你写过什么字?”激发学生想写字想表现自己的欲 望,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生命力。

        (二)读文,引导学生进行写字实践,渗透识字。

        1、下面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课件:出示两句话)教师用教鞭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范读。

        2、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请举手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

        3、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第4页,平放在桌面上,用小手指指着字,全班一起读。会读的小朋友大声读,不会的小声跟着读。

        4、谁知道学写字要学什么?

        (生:学怎样写好看。学笔画。学先写哪笔后写哪笔。……)

        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笔画:组成字的点、横、竖、撇、捺等。笔顺:一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次序。)

        5、(课件:丁丁跑出来)小朋友们说的这么好,丁丁也跑来参加我们的学习。

        (播放课件:丁丁说话“小朋友们要想写好字,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你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吗?”)

        (生:身体坐正。不能歪头。眼睛不能离本太近。……)

        6、(播放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拿笔图)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坐,怎样拿笔的。

        看清楚了就做好正确的写字姿势。同桌互相看看对不对,都做对了就互相奖励一朵小红花。

        教师巡视,纠正学生姿势。

        7、谁有小窍门帮助大家记住正确的写字姿势?

        (学生想,讨论。)

        (生:我妈妈教过我“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你说的太棒了,这就是“金钥匙”里告诉我们的。请大家打开书第5页一起读一读。

        8、请用正确的姿势描一描第5页的两幅图和五个基本笔画。

        (学生开始描,教师巡视纠正姿势)

        你们觉得自己描的怎么样?(鼓励学生互相表扬)

        9、齐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马上问。

        评析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听读识字的方法认字和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一遍一遍的读向学生清晰地渗透了学习方法。运用生动有趣的课件和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写字方法。这个环节设计的特点是教师始终在启发、引导,学生是在发现、探究中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师生关系的互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学词认字。

        1、(出示词语卡片:语文课、我们、写字、笔画)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个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跟着读。)

        2、这些字娃娃特别淘气,从书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举手示意认识的字,了解学生对哪个字不认识。

        把不认识的字单独贴在黑板上。

        谁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生:可以编字谜。可以组词。可以找小窍门。可以多读几遍。……)

        同桌一起用刚才说的方法把不认识的字记住。

        3、开火车的游戏巩固生字。

        评析学词认字的过程在本课中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为学生服务的教学作风,以学生为主,学生哪个字有问题就学哪个字。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

        (四)谈感受,留作业。

        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想对老师或小朋友们说些什么呀?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虽然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但是老师所花费的时间可远远不止哦!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详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详案范文一

一、教学目标

        1.小组内的同学分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交流的过程。

        2.和同学交流: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二、教学重点

        交流时,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三、教学难点

        交流中,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经常有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的想法,但是苦于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于是很着急,很失落。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板书:请你支持我)

        (二)模拟交流

        1.同学们要办一份报纸,要明确以下问题:

        (1)办报纸的目的是什么?

        (活跃班级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师的帮助?

        (在课外活动时分配出一定的时间;请老师把关报纸的质量;提供纸张和印刷)

        (3)老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你想怎样回答?

        (大家议论一下,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怎样想,怎样说?)

        (板书:说想法,讲目的做预案,备应对)

        2.模拟交流过程,评价同学表现。

        (1)小组讨论,设想一下交流过程。

        (2)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

        讲清楚办报的设想,说明目的。

        设想到老师可能的担心,想办法打消老师的顾虑。

        (3)点拨指导:

        师:找到老师,你怎样诚恳说明自己的来意呢?

        生:老师,我想和您说件事。

        师:还有谁说得更礼貌一些呢?

        生:老师,请问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说件事。

        师:这样说就更容易让老师接受了。我想老师肯定会请这位同学坐下,听他来讲。接下来,这位同学要向老师说明办报的设想,他该怎么说呢?

        生:我们想办一份报纸。

        师:老师会怎么说?我想老师一定会问:你们怎么想到这件事?对不对?

        生:对,我们就说一说。因为经常在订阅的报纸上看到好多学生们办报的消息,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生:我还觉得要向老师说一说办报的好处。我觉得可以锻炼和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师:自己办的报纸同学们一定最喜欢读,那样就可以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

        生:在报纸上,我们还可以发表一些建议,比如建议大家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等。

        师:设想真不错。老师还可能会担心什么呢?

        生:谁来当主编?多长时间出版一期,时间够用吗?……

        师:想的真够全面,比我想到的还多呢。真不错。这些问题你们都想过该怎么回答吗?

        生:我们小组都想过了。

        (4)各小组依次模拟表演,其他小组评价。

        (5)教师评价。

        (三)口语练习

        1.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2.分小组领任务,每小组选择一个任务,小组内同学扮演不同角色来交流。

        (四)课堂总结

        1.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要学会正确的口语交际。态度诚恳礼貌;讲明设想,说清目的;做好预案,从容回答。

        2.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注意:

        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详案范文二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星星》这首歌么?今天上课前我们先听一听这首儿歌,好不好?

        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夜晚时候的景色)那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谈论眼中的夜色。)

        3、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互动)

        1、自读课文。要求:自己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边读课文边识字。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3、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大家认真听。问题: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自由谈论自己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板书。如:害怕——不害怕。)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了?下面同学们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3、好,哪个同学读懂了这个问题?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

        (1)开始这个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让学生练习朗读。

        (2)后来爸爸带他去散步,他发现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美丽。你能给大家读读这句话吗?让学生练习朗读。

        重点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黑夜和白天是一样美的)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丽的事物。)

        5、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教师出示: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学生体会后展开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会看到什么?练习用书上的句式说话。进一步体会夜晚的美丽。

        6、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练读后,各自展示。听者评议

        (四)指导生字书写(反馈)。

        “步”,上小下大,下面是的第一笔是竖,不要写在竖钩,右边没有点。

        “光“第一笔是竖,不是点,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详案范文三

一、教学目标

        1、品读童话诗《雨中的树林》,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仿写诗歌,让他们体验创作的喜悦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仿写童话诗。引导学生在积累的同时学会运用。

三、课前准备

        课件、背景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生活经验,揭题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绵绵的、柔柔的细雨吗?(生答)你有过在雨中嬉戏玩耍的经历吗?(指名回答)可你有过在雨中的树林里玩耍的经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金波爷爷的脚步去雨中的树林里走一走,看看那儿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你在那里又会有些什么收获呢?(揭题、读题)

        (二)欣赏美文,积累撰写诗歌的素材。

        1、将《雨中的树林》以一段话的形式出示。师:请大家静静聆听老师读一遍这优美的文字,大概了解一下这是个怎样的地方。

        2、师: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走进 雨中的树林,自己用心地读一读。想想:当我们漫步雨中的树林,你感觉来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3、指名汇报。你眼中的雨中的树林是怎样的?(板书:童话世界、美丽、新奇)

        4、那现在除了你们,树林中还有谁?(师随生回答板书)

        5、你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生读)说说喜欢的理由

        6、孩子们,雨中的树林这个童话世界可真有趣。那你想想,还会有谁也来这儿凑热闹呢?

        7、指名说说,他们可能在干什么呢?(提示: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

        8、孩子们,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如果我们把刚才所看到的,想到的,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那可就成了一段精美的文字呦!只要我们善动脑,勤动手,我相信蝴蝶会在你的笔尖飞舞,花儿会悄然绽放在你的笔下,小鱼也会在你的手中舞动起来的。

        (三)仿写诗歌,亲历创作诗歌的乐趣。

        1、生练习写话(提示:以“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为开头接着写。)师巡视指导。

        10、交流仿写的片段,评议(提示:他的想象新奇吗?语言生动活泼吗?……被评议者如果有什么想法,也可以提出来。)。

        过渡:孩子们,在你们的笔下,这些小事物是那么的活泼可爱,惹人喜欢。看来,老师是低估你们了。这样吧,现在我们增加点难度,把你们刚才创作的这段优美的文字变成一首诗,愿意尝试吗?

        2、预设:怎么啦,看你们的脸色,是否觉得很为难呢?为什么?(没写过,觉得写诗太难。 )

        3、师:孩子们, 其实写诗歌并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小窍门,你会发现写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想知道小窍门吗?(想!)

        告诉你们吧,写诗啊,其实就是把你心中要说的话一行一行竖着排列下来,就是一首诗了。 (课件出示) 相信吗?(不相信!)真的不信?那我们就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场来试一试。(利用投影,现场把“雨中的树林”这篇简短的童话故事改成诗

        歌的形式。)

        4、师: 看,老师转眼间就把这篇短文变成了一首诗,而且不加一字,不去一个字。这就是我们园地三“日积月累”中的这首童话诗。请您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那现在让你把自己刚才写的这段话改写成诗歌?你还认为难吗?为什么?(就是把文章进行适当的停顿,换行,就可以是一首诗歌了)

        6、出示《雨中的树林》诗歌,播放音乐、学生自主改诗歌。(课件演示)

        7、交流(台前朗诵:有请小诗人xxx )。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1、师总结:真是没想到,我们班孩子都具备了小诗人的天赋。我想大家一定非常渴望能欣赏到来自我们班所有同学的原创诗吧,但遗憾的是时间有限。不过,课下大家可以把今天创作的诗歌修改抄好,装订在一起,汇编成书集,书名嘛,就叫《我们的第一首诗》吧。我们每人珍藏一本,我相信这会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2、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真不错,看来这节课你是学得非常认真投入。)

        3、老师呢,也把我们刚才课堂上发生的事写成了一首诗(课件演示),请大家快速浏览一遍,齐读。

        (五)巩固练写,大显身手

        师:孩子们,我们生活中很多平常看似很小的事情,其实我们都可以把它当作写诗的题材。下面可就到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根据今天学到的写诗的诀窍,自己试着写一首诗歌。要写的主题可以自己选择,但无论你写什么,记住一点:要分行来写!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