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佛经经典名句100句_佛经经典名句100句和翻译

zmhk 2024-06-05 人已围观

简介佛经经典名句100句_佛经经典名句100句和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佛经经典名句100句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经典佛语的语录100条2.佛经中最霸气的语录3

佛经经典名句100句_佛经经典名句100句和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佛经经典名句100句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经典佛语的语录100条

2.佛经中最霸气的语录

3.经典佛语的语录

4.佛教佛学佛语经典语录

5.佛经经典名言名句_佛经励志名言

6.佛经佳句

佛经经典名句100句_佛经经典名句100句和翻译

经典佛语的语录100条

       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佛语的语录100条,大家快来看看吧。

        1、对待事情有正确的观察力,时刻保持定力,在生活中就可以见道。

        2、眼中有物,满目皆可生香;心里有景,荒凉亦是繁华。别奢望诸事顺心、好运永伴,世界给予你什么不重要,紧要的是你用何种心态来回应。善念即天堂,恶欲乃地狱,一念之差,云泥之别。请别忘记:困境前要从容,诱惑中要淡定,苦难时要乐观,唯有心的纯净、豁达、感恩,才能陪你走得更远。

        3、人,千万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不管昨天的自己有多难堪,多无奈,多苦涩,都过去了,不会再来,也无法更改。就让昨天把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痛远远地带走吧,而今天,我们要收拾心情,重新上路。所有能超越昨天的人都是超人!

        4、佛教导、鼓励、激劝每一个人要发展自己,努力自求解脱;因为人的努力与才智,足可以自解缠缚。

        5、只有我才是自己的终结者。

        6、问:"佛性与烦恼俱不俱?"答:"俱虽然俱,生灭有来去,佛性无来去,以佛性常故,由如虚空。以是无来去故,三世无有不生灭法。"——《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7、从生命的原点出发,最终又回归生命的原点。智者从来就没 有离开过这个原点,因为他们洞悉人生的意义,懂得生命的大美。我 们这些常人,很少关注这个生命的原点,却总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从 而忙忙碌碌地消磨了自己的一生。当我们被动地回归原点才豁然开 朗,生命的意义原来就在自己出发的地方。

        8、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坛经·般若第二》

        9、生活中常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一个人面对拂逆和不顺,而人力又不能改变的时候,就应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还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

        10、有人表面上很冷,其实内心很热;有人看上去很热,实际上 很冷。与人交往,不要被表象迷惑,要深入对方的内心,心灵的样 子才是一个人为人的真实样子。行走于世,哪能不与人交往?但与 人相交要做到心中有数,察心辨人是交友的重要一环,不察而交, 后果难料。

        11、很多时候,人们向往取得,并且认为多多益善,然而,"取"的前提必定是先"舍",只有"舍",才能"得"。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应该去坚持,而什么又该舍弃。

        12、春节里,人们团聚着、快乐着,也享受着各种美食。然而,几乎没有人想过,那摆放在餐桌上的令我们口腹之欲得到满足的美味佳肴的背后,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也很少有人知道它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与后果。大家应当忏悔,否则便是白作自受。正如目犍连尊者所说:"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13、水很谦卑,它总是向下流动,可它却流成了江河湖海;山很谦卑,它总是沉默寂静,可它却在无言中耸立成一道风景;春很谦卑,它总是在凌厉的冬后悄然而至,可它却温暖了生命;秋很谦卑,它总是在喧闹的夏后静静到来,可它却带来了收获。总之,保持一颗谦卑的心,生命就有了一种无法言传的尊严和价值。

        14、当下之交通,纵横四方,汽车、飞机令今人所能到达之范围,远超古人。身行于辽阔之地,却有人在二六时中只计较个人利害,视他者为地狱,步步都有自设的关卡。当净其意、远离妄想,心才能所向无碍才能辽阔。辽阔之地,草木荣枯、云聚云散,无不是生机之相。

        15、当今,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却时常发生人心冷漠、丧失道德的事情。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科技层面,而是应该通过教育和正面、积极的'信仰来唤醒人们的善心和良知。

        16、并非有钱就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17、的真实写照,自然的感召力是无穷尽的,无须张扬,也自会聚集一群志同道合之人。

        18、佛陀曾经说:"诸佛无法用水洗掉众生的罪业,无法用手取掉众生的痛苦,也无法把自己的觉悟移植给别人,只是指明正确的真理,才能令人获得解脱。"如果我们想要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以及获得解脱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佛教的真理。

        19、无始轮回以来,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积淀r根深蒂同的相续习气,是我们不断陷入烦恼痛苦的生命之流的恶因,也成为了我们获得解脱的阻碍。若我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缺乏佛法这味甘露妙药,那我们可能是误入歧途,充满迷惑的。就像盲人独自走在空旷的荒野中一样,只会迷失方向。

        20、着相而求,咫尺也成天涯。心性本自圆成,却时时攀缘过去、未来,并 于当下起分别、执着,显好坏、生爱恶,于是烦恼丛生。金刚般若经言,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且于不可得处,悟达心 性圆成。

        21、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中人人都会犯错,人人都会有失 误的时候,关键是能不能及时认识到错误,能不能及时改正它。有错不思 改正,或者口是心非,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2、人缘是付出的结果,得到他人的欢喜、信任和佩服。

        2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生活得更好一点?但人生旅途上 毕竟有太多坎坷,岂能事事顺心如愿?淡泊名利,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 安安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

        24、拥有势力和地位,拥有健康和亲属,生活富裕,身强力壮,年轻貌美,才华渊博,科技发达,医学高明……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可以不面临死亡的理由。人生本来就这么短暂,生命又极其脆弱,再加上全球各地灾难重重,我们随时随地都有死亡的可能,那为什么还沉迷在此生此世的名利之中,并做一些千百年后的计划呢?

        25、真正的大彻大悟是一切皆空。人若悟得自性,任自性做主,天地将顿时开阔,"菩提本无树"正是将束缚自性的一切外在形式去除,只留下了本性自由徜徉。

        26、生命就像是大梦一场,梦醒之后,即使头脑中还残留着梦中的些许痕迹,但是双手已经握不住一物。古人语"一指弹风花落去,浮生若梦了无痕",人生本来如此,在不可掌控的时空变迁中忙碌奔波,直至死去。

        27、一心向善,心存善念,一念之善,一念成禅,品自然之道,而深悟人生善之根本。

        28、以柔和言语讲道者为高师。

        29、修行,就是要让修行与生活保持零距离、没有距离,那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禅,禅生活"。

        30、外在的修炼不能使人超脱,真正的感悟来自心灵的体验。

        31、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坚持 自己的主张,不要人云亦云,受别人的控制。拥有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自 己变得杰出。做到独立自强,才是真正的爱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脚踏实 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最终获得自己想要

        32、[天天禅语]有一次我去海边散步。当我看天空时,天空仿佛告诉我,心就像天空一样广阔;当我看阳光时,阳光好像告诉我,心就像阳光一样明亮;当我看大海时,大海似乎告诉我,心就像大海一样平静;当我看沙滩时,沙滩好像告诉我,心就像沙粒一样放松;当我感受微风时,微风好像告诉我,心就像微风一样自在。

        33、一切菩萨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海劫,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功德庄严品

        34、人要怎样活着?第一,要为自己的家人活;第二,要为自己 的亲朋好友活;第三,才是为自己活。一个人要是仅仅为自己活,活 着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一个人如果为了自己活着,却不让别人好好 活,就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十分有害。实际上,一个人格完整的人还 应为社会活,为世界众生活。

        35、他人之良药,或为我等之毒药,只因自心烦恼千差,药亦千差,不识自 心不识药性,命难保矣。诸位习禅者,切莫忘记一句话头,什么是无? 于此话头上,病是妄、药是妄,千差也是妄,话头也是妄,猛然发力冲 出此妄,出后又是何景象?什么是无!

        36、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黄檗传心法要》

        37、出离需要的不是勇气与决心,而是所有的善意与清醒。我们每日所看到川流熙攘,凡尘荣辱,其实都不过是一场戏。一个修行者要有足够的禅定,才可以走出人生逼仄的路径,看云林绿野,落雁平沙。

        38、人若不知福、不懂得感恩,只是多消福。

        39、学会了感恩,我们的一颗心将会永远被温暖笼罩,被甜美滋润,我们 的生活中不会再有冰雪、冲突、愤怒、战争、咒骂,远离了这些,那我们 就会每天都生活在快乐的国度里。

        40、修行就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41、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能付出、助人、救人,最是快乐。

        42、[天天禅语]能付出的人生,最快乐也最踏实。

        43、心之本性空,安定。

        44、奉献付出后的心灵享受,就是净土。

        45、美国历届总统中,最能虚心求教于人的莫过于老罗斯福了。他每遇到 一件要事,常常召集与那事有关的人员开会,详细商议。有时为使自己获 得更多的参考,甚至发电报至几千里外,敦请他所要请教的人前来商议。

        46、若见众生受诸苦恼,当作是念:我长夜轮转生死以来,亦曾更受如是之苦,其数无量,当勤方便,断除诸有,莫令增长。《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943经

        47、上山、下山同样是累,不过方向相反。为佛法做事.为世间做事,同样都要费心费力,但一个超升,一个堕落。

        48、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要心分别有。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

        49、书如人——书有神。读书贵在得其神。

        50、恪守本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有感情的抑扬起伏,也有理智的冷静思索,它是低沉的、舒缓的,又是适度的、坚定的。

        51、越来越觉得语言是多余,简直是噪音;起心动念不但无益,实是多事,打闲岔。有念头即有染,但习性仍然如故。阿弥陀佛。松涛、海浪,让人心寂静、安息,因为它们扫除我们的分别念。汽车、建筑工地的噪音,碾压我们的心,令它破碎、抓狂。

        52、有时候,一个人的旅行不是去证明自己征服了什么,而是接受自我内心的召唤与灵魂的导引上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定无烦恼,心如莲花开。有时阳光很好,有时阳光很暗,这就是生活。

        53、现代人生活很忙碌,理应感到充实,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的重心在哪里,内心常常觉得空虚无聊,忙碌的工作、多样化的娱乐方式便成了暂时的麻醉剂,麻醉时间一过,空虚感又会袭来。

        54、若欲诤论议,杂意怀贡高,非圣毁訾德,各各相求便,但求他过失,意欲降伏彼,更互而求胜,圣不如是说。若欲得论议,慧者当知时,有法亦有义,诸圣论如是。

        55、若从闻思得自证悟,无有是处。不但能以闻思慧解而能证人一切法门。"四十华严"卷三十二

        56、当信任成为一个社会的稀缺资源,即使表面太平,它内在的秩序实际已经错乱。信任危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精神分裂症,如不及早疗治,后果不堪设想。

        57、善待压力,助推成功。

        58、所谓凡夫心,即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别心。

        59、有所求的爱,是无法永久存在的。能够永久存在的,是那分无形、无染且无求的爱。

        60、信佛重要,还是信因果重要?我个人认为:宁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

        61、人人付出一份爱,能转危机为生机,转祸为福。

        62、祖师悟道之因缘,总在旁人不可把捉处呈现别样之风光,此风光为自性 之全然流露。欲要参禅,先将心意识投注于自己的不可把捉处。整日被 熟处牵引已成习气,把捉不到之生处,一切所知所学都作用不到,渐渐 转熟却不可对人言,言语道断即是入禅之契机。

        63、只有感动还不够,一定要行动才能深刻体悟。

        64、一、用理智净化感情。二、用慈悲升华感情。三、用理法规范感情。四、用道德引导感情。五、不执著于占有感情。六、时时不忘转身,为感情留余地。七、要懂得适应情爱的变化,在变化中调整爱的方式。八、要爱人,就不要让自己情绪化,不要让爱成为恨的种子。

        65、生活的禅法,在于生活中活泼的运用,解除生活中存在的烦恼障碍与困惑,充实生活,宁静生活,祥与生活。

        66、世界上虽有许多成功的天才,但是他们下的工夫比常人都深。

        67、放生其实就是无畏布施。

        68、发愿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贪、瞋、痴、慢、疑,这是立志、 立愿、立行的大敌。心魔起时,众道减损,所谓"魔起道不存、道起魔消 灭",若想成道,就要先灭除这五种心魔,使它无法与道并存。学佛不离生 活,生活不离学佛,在日常生活中,要力行菩萨道,不可灭失了道心,不要 生起这五种心魔。

        69、佛问人什么叫做"和谐",人答道"和谐"就是两个人对事物都有相 同的认识,能够共进退,比较默契。佛笑了,说道"和谐"是两个不同的 人在相处中的互补和相安,而那个"相同"不叫"和谐"。人们每时每刻 都关注着世间万物,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与其保持"和谐"呢。

        70、心灵健康三要:乐观、善解、有爱。

        71、信仰宗教,能够正信最好;不能正信,迷信也比不信好;但是宁可不信,千万不能邪信。信仰错误,就如走差了道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诸佛菩提极甚深故,若不厚种善根,恶知识所守,难得信受。《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72、纷繁的世界里,我们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线距离,人与物之间的一尺距离,人与事之间的一丈距离。或许,曾经你想保持的美感足以让你回味无穷;拉近一线距离,那些曾经美的故事、事物会在瞬间瓦解。保持一线距离,别让显微镜破坏了你,更远你在我眼中更美。

        73、昨天已经过去,明天你还未知。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人生难免会有所迷茫,只要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最终要到哪里去,就什么都不迷茫了。多点淡然,少些虚荣,活在真实,活得自在。

        74、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发现处处都是惊喜。学会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吧,用快乐去阐释工作,人生就远离了怅恨烦恼;用爱心去打磨日子,岁月将赠予我们无比丰厚的回馈。

        75、该说话时说话是一种水平,该沉默时沉默是一种聪明。该苦干时苦干是一种能力,该退出时退出是一种修炼。该表现时表现是一种睿智,该隐藏时隐藏是一种城府。该吼叫时吼叫是一种威仪,该圆滑时圆滑是一种谋略。屈伸有度是一种成熟,意气平和是一种性情。

        76、余晖洒下,三千斑白的青丝在微风中摇曳,点点白光,折射出岁月沧桑。

        77、科学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佛教既有智慧,又有慈悲。

        78、人如果不知足,就没有安全感、不快乐,甚至有挫折感、恐怖感,这样你的灵性资本开始欠缺。所以, 即使不学佛,也要坚定地做一个善 人,要提升你自己的灵性,提升自己的智慧。佛家有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一个人已经切实地感受到灵性资本的存在,就开始步入圣贤之道。

        79、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安乐与和谐的生活,那么只有好好修满足的心,才能得到安乐。

        80、每个人都希望身处于美好的环境,但好的环境并不是去外面寻找,只要内心中生起慈悲与智慧,那么美好的环境就在你身边。

        81、什么东西都不是你的,你只不过是那个暂时保管的人。"我的"这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即使生命,也不过是自己暂时使用一下罢了,到了时间,自有人会收走曾经给你的一切。

        82、飞逝的岁月,给人的总是无奈和感慨;斑斓的世界,给人的总是眷恋和凄苦;清浅的时光,给人的总是执著和坚强。生活就是这样,有波折,有无奈,也有些美好。平凡中有飞翔的梦想,琐碎中有平静的情怀,简单中有镌永的幸福。不苛求自己,不要求别人,累了就找个休息的理由、烦了就找个释放的路口。

        83、在修学佛法当中,没有什么我愿意不愿意,只要是为法、护法、住持正法的事,都要以三宝给予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去做。

        84、为什么现在总烦恼呢?因为佛法没有融进生命。如果融进了生命,就能产生支撑的力量。融进一点儿,支撑一点儿。

        85、要让自己真正快乐,也给他人带来快乐,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86、爱语,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具有爱心的语言。

        87、无形的东西更是恐怖,这才知道,她的鱼刺,不是在牙缝的肉里,是在心里。

        88、佛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89、持名念佛就像拿着东西似的,总也不把它放手,故天天都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90、忌妒是很荒谬的,它除了在我们内心制造出新的痛苦,并不能让我们所忌妒的那些人少赚一点或变得比较不好。忌妒心还可能强烈到促使我们去摧毁别人的成功或财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卑鄙的呢?这样迟早一定会自食其果。

        91、如果你是一个蚌,你愿意受尽一生痛苦而凝结一粒珍珠,还是不要珍珠,宁愿舒舒服服的生活着?如果你是一支老鼠,你突然发觉你已被关进捕鼠笼,而你前面有一块香喷喷的蛋糕,这时,你究竟是吃还是不吃呢?

        92、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93、佛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94、本意天良是每一小我最公正的审讯官,你骗得了他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身的本意天良。

        95、沈家白。既然错过,那么就别再相见。 ——雪小禅 《刺青》

        96、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贪欲生忧,从贪欲生怖;离贪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97、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

        98、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的事;冷落时存一份热切向上的心,就会享受到许多真正的乐趣。

        99、智慧的具体体现是:高远的眼界及开阔的心量。眼界高远决定见识及思维长远。心量开阔对人间事物才有深刻的觉悟。

        100、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

佛经中最霸气的语录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盘。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佛言大

       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三界轮回*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

       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经典佛语的语录

       佛经经典语录

       1、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2、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4、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5、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6、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7、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8、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9、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0、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1、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2、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3、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4、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6、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佛教佛学佛语经典语录

       1、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2、人生的高度,一半始于个人的努力,一半源自众多的选择。人生的败笔,亦多是生于选择当中:一是不会选择,盲目攀高,肆意逐浪,心神分离,难修正果;二是不坚持选择,目常斜视,心易旁顾,朝秦暮楚,难成其大。

        3、心诚、行正,就能受人肯定信任。

        4、修养是一种美,是一种德.修养是智慧的心曲,是思想灯盏。修养是一杯温馨的茶,你只有仔细地品尝,才能欣赏到它的妙处。修养是隐藏的美,高贵典雅,又清新透明。它像有朦胧薄雾的清晨那样令人遐恩,又像静谧安逸的黄昏那样让人憧憬,认真体味,你就会感觉到它的浓郁和美好.

        5、真理就是人生可行之路。

        6、我们常常会怀恋儿时的快乐时光,并非儿时没有烦恼,而是儿时的我们把一切的一切都看得那么淡然,根本没把烦恼放在心上。

        7、原夫真参实悟者,先须叩己,发辉本有之灵明;后必遇人,究彻向上之巴鼻。(明)慧经《寿昌无明和尚语录》卷四

        8、新妇骑驴阿家牵,山青水绿。桃花红,李花白,一尘一佛土,一叶一释迦。一《洞山梵言禅师》

        9、佛言:吾无数劫时,本为凡人,初求佛道以来,受形五道,生死无量。计吾故身,不能以数。《太子瑞应本起经》

        10、了深法界,生大欢喜。《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11、对待妄念,我们要记住两个词:一个是"不忘",另一个为"不起"。 不忘"见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舍"等心,这是最重要的。 这样,妄念突起时,不压制它、不随它跑,不产生任何爱憎、取舍之心, 才能感悟到自在人生。

        12、只要有这份好心,你待人接物时,必定和颜悦色、善气迎人,别人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好,并得到温暖;只要有这份好心,当别人需要关心体贴、需要帮助时,你自然而然地会加以抚慰并适时提供帮助,你的好心就变成了具体的行动。假设没有好心,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帮助别人,心里必定会盘算一番,犹豫再三,不会做得那么自然。

        13、禅是个神妙的东西,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在生活中洞彻明白,不在物质上牵挂,到处充满人间的生命力,正可以扭转现代人生活的错乱,所以能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小为大,转苦为乐。

        14、自然界给人类的惩罚是如此直接,如果你过度利用,违背自然规律,它就会施以颜色。而正是在黄河断流、长江不断洪灾之际,下岗工人生活状况不佳的现象也越演越烈。人类的阴阳失衡,自然的阴阳失衡,都以各种形式还给我们。

        15、人生在世,没有人不渴望得到幸福和快乐,其实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佛日:"佛在心中。"同样道理,幸福 和快乐,也在人心之中,即所谓"福由心生"。

        16、所谓生报,是指今生做的事,到来生才受报应。

        17、何谓菩萨能持禁戒?佛言:常能不舍菩提之心。

        18、五十肩,胳膊僵硬,平时能弯曲到的角度就是弯曲不到,穿衣、洗澡、刷牙都困难,稍一用力,疼痛难忍.只好作罢。心地刚强,不柔软,不能怪它不听话,因为它虽想听话,无奈心太疼,出家人,出世俗家,人佛法家。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讲爱而血浓于水,讲理则恩断义绝。身要有家,心更要有家。有佛、有法才有家;无佛、无法没有家。三界火宅,六道逆旅,唯净土是心之家。安住于法,以法为家,生诸佛家。我家广大。只好作罢。

        19、佛言:当持五戒,自归于三,何等为三?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视吉良日。《般舟三昧经》

        20、假使每一个人都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看作是神圣的,我们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爱护它们,那么,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就会日趋完善。

        21、入众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余事。《五分律》

        22、十四、布施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

        23、当我们去除了财产、权力等观念的束缚时,就不会为这些身外之物的 变化而感到失落、痛苦、烦恼。当我们的心里本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又 哪里会惹来烦恼的尘埃呢?

        24、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犯轻垢罪。

        25、和颜爱语,其心欢喜。《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

        26、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

        27、而妄想和奢望是欲念的无限膨胀,是虚荣心的步步紧逼。希望是对自我的清晰定位,妄想和奢望则是看不清自我的盲目自大。怀抱希望,才能在认清自己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一步步实现人生的理想。心怀妄想和奢望,就会好高骜远,在现实中节节败退,频频受挫,最终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

        28、要活得健康,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人生才会幸福。

        29、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30、在生活中保持一分警醒,随时观察,随时觉知,看见好的事物好的现象,学会随喜,给他人一分鼓励,给自己一分认定;看见不好的场景和人事,马上要觉知那是自我内心的投射,要生惭愧心,福人眼里看不到不好的东西,一旦看见就要忏悔反省,为明天后天要看到好的东西做准备。

        31、上山、下山同样是累,不过方向相反。为佛法做事.为世间做事,同样都要费心费力,但一个超升,一个堕落。

        32、由于修行者有三种根器,所以要依靠戒、定、慧三种学处,用逃避、对治、转换三种不同的方式去应对贪嗔痴烦恼。下等根器者用以持戒来逃避的方式去应对烦恼的对境;中等根器者用以修定来对治的方式去应对非理作意;上等根器者用以修慧来转换的方式去应对烦恼的根本。初以戒为基,中以定为道,后以慧为果。

        33、有一个话题亘古不变,那就是爱情;有一个神话流传至今,那 就是鹊桥。牵手,放手,隔河相望,结成怎样的愁肠;相离,相会,潮 湿了多少泪眼。爱是一种近美,爱又是一种遥望;爱是一种相守,爱又 是一种怀想。多少牛郎,多少织女,或躺在草地上凝望,或坐在织机旁 冥想,等待七夕,等待吉祥鸟的翅膀划过星空,圆一年一次的梦。谁是 人间的喜鹊?谁愿意在七夕的晚风中为天下有情人默默搭桥。

        34、得惜缘的人,能与人结好缘;懂得惜福懂的人,能积极再造福。

        35、顺应缘分,微笑面对,不去埋怨。错过的就让它错过,只珍惜现在的所有。如果幸运翩翩而至,它会属于你,如果它无意降临,与其过分企盼,不如痛快撒手,否则那只会成为心灵的负担。

        36、天灾出自人祸,人祸源自人心。

        37、身处红尘外,心居水云间,这是无数文人墨客渴望的超然物外,浑然忘我的最高境界。人心浮躁,现实社会中很多人无法拒绝内心的欲望,身陷尘世间的喧嚣中,不能禅意地幽居于一方山水田园,让孤独的灵魂无处安放。然而,细细品读世人内心世界的独白,仿佛都存在着一幅静静打开的山水田园画卷,而那种素美,清幽,淡雅,柔情,一直弥漫在眉目间,浸入心田,飘逸着淡淡地幽香。

        38、勇气: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坎坷,水都毫无犹疑地勇往向前,形成瀑布、江河与大海。人也应该具备勇气,在人生的路途上无论遇到挫折还是逆缘,都应该毅然决然地面对、挑战、接受以及转化,最终就像流水融人大海一般,一切的逆缘和障碍转化为顺缘,并战胜一切。

        39、人还是喜欢戴高帽子的多一些,可以不屑为他人戴高帽,但也别轻易摘人家的高帽。

        40、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事物常常塞满了我们的头脑,经验成了我们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平时摸索,思路开阔才不会钻牛角尖。当然,思路开阔也需要以知识做底蕴,形成一种习惯,它不是短期可以速成的。

        41、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

        42、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

        43、很多人都想成就,却往往不能如愿以偿。至今仍然没有获得成就,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缺乏成就的能力,而是自大与私心阻碍了内在潜能的展现。自大会阻碍获得解脱,私心会阻碍证得佛果.。

        44、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伤他,还要能嵌在对方的心头上。——证严法师

        45、一日,朋友问他的朋友:何为朋友?对方回答:我打了你你 不生气,我有困难时你必须帮我,就是朋友。朋友愕然,回头一想也 是:不能以德报怨哪来朋友?天下皆然。

        46、济贫要用爱心,教富要用耐心。

        47、一个人能够把握住每一个当下,他的修行就到家了。

        48、一切事物,有利必有弊;唯一的例外便是念佛。念佛有无上利,无一切弊。南无阿弥陀佛。

        49、善念时时生,慧命日日增。

        50、抬头是白云悠悠,低头是流水潺潺。当我们俯仰之际,何等畅快!有谁听得懂这无弦琴奏出的妙乐?真正了悟人生之士,内心既无寂寞又无喧哗,纯真的天性与自然融为一体,就是心的本来面目。

        51、我们之所以不能放下,主要是在得失利害方面放不下。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在未来,出现合乎我们意愿的结果。如何才能把这些都放下呢?其实很简单,从当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去创造这个未来!不要光只是去担忧它,等待它。把握当下,守一不移,只要我们去努力了,我们的将来就会有希望。担忧和等待,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障碍。你越在意它,可能它越不会来,你要做的`只是现在不断地去准备,最后它就来了,所谓不期而至,不期然而来到。

        52、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之苦,不在事情本身,而在心里的感受。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53、佛教之道,绵绵不绝,究其根底,在明心见性,自净其意。因为心为诸法之本源,若人人修心正心,扩展胸怀,放大心量,熄灭贪、嗔、痴,由个体而家庭而社区而国家而天下,则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而禅宗的最高境界也曾被大德归结为"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也正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

        54、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有时候,你感觉很累,是因为想得太多。世事难以预料,遇事无须太执,谁都无法带走什么,又何必纠结于某一时、某一事。只有看开了,想通了,才能随缘、随喜、随心,不急不躁,不悲不忧,静默淡然,随遇而安。

        55、恒路法师:自己的心地是自己的世界,不要在意生活中的七颠八倒,固守内心世界的一方安宁、清净,或者说是一份寂寞,生活如茶,品的是一种忘却,忘记别人的怨恨,忘记别人的过错。

        56、听到别人的恶意中伤,没必要对此念念不忘,转头放下便是。如果一直不停地去想,就像把别人吐出来的东西,自己又捡起来吃一样愚笨。

        57、有人为报答别人的恩惠而施舍财物,是不净布施。

        58、我们要活的快乐还是痛苦,取决于我们自己。

        59、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枝误。——王国维《蝶恋花》

        60、我们都不是圣人,那些漂亮的鬼话不过就是安慰自己逃避心情的华丽借口。

        61、如果要想做一个佛学家,光学因明是不够的,一定要学通整个五部大论。

        62、把自己的心修好,就能有利于他人的安乐,所以先把自己的毛病改掉。

        63、不论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曾经有过多少罪恶,只要你在心里轻声呼唤,佛都将守护着你,让你得到救赎!

        64、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

        65、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66、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67、有些佛教徒,总想用自己的知见去纠正别人的认知,一旦纠正不成便恼怒、便退群。且不管谁正谁偏,谁执着,其实,这种想纠正别人的念头的本身就是执。

        68、古寺月色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69、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这世上,笑笑人家,也给别人笑笑自己,放简单,给自己快乐。

        70、必须先喜欢上你的工作,才能够开开心心的工作。

        71、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72、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四十二章经》

        73、如转轮王所有轮宝不可思议,如来亦不可思议,法僧二宝亦不可思议,能说法者及闻法者皆不可思议,是名善解因缘义也。

        74、默默地关怀与祝福,亦是无形的布施。凡事心存诚恳,而不虚情假意;凡事心存恭敬,而不藐视他人。焦虑、仇怨、嫉妒等都是苦的泉源。

        75、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优婆塞戒经》

        76、应急速作善,制止罪恶心。怠慢作善者,心则喜于恶。若人作恶己,不可数数作;莫喜于作恶,积恶则受苦。

        77、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依报与空相应,则施与劫夺,何得何失?

        78、即便你对法的理解有多么深奥,若没有共同外前行的辅助,恐怕在修行的路途之上也不会很精进。若不精进修行,智慧无法增上。智慧不能赤裸,则永远无法成办解脱。因此共同外前行非常重要。

        79、天道无常,天道无情,包容万物,游离其外。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恩无怨,无喜无悲。仙道是道,魔道是道,妖道是道,佛本是道。

佛经经典名言名句_佛经励志名言

        佛教佛学佛语经典语录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下面是语录网我Lynn整理的经典语录。(更多语录信息请关注语录网)

       

        1、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4、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5、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6、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7、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8、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9、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10、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11、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12、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3、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4、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5、 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6、 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7、 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8、 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19、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20、 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1、 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2、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3、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4、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5、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6、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27、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8、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9、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31、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32、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3、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4、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5、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6、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37、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38、 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39、 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40、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41、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42、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43、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44、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45、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46、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10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47、 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48、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

        49、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50、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51、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52、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53、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54、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55、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56、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57、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58、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59、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60、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

佛经佳句

       通过这些佛经 名言 名句,可以了解佛经的文字风格,或许还可以有所感悟。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佛经经典名言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的佛经经典名言名句

        1.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2.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 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4.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 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7. 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8. 一切皆为虚幻。

        9.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0.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经典的佛经经典名言名句

        1.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2.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 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4.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5. 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

        6. 不可说。

        7.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8. 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9.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10. 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11. 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2.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13. 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14. 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15. 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16. 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7. *人妻女毁人节万恶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环有报应我*人妇妇*人。

        18. 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9. 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20. 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常见的佛经经典名言名句

        1.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3.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4. 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6. 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欲。*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7. 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8. 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jnv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贵则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

        9.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10.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11. 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2.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13.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14.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15.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16.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17.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8. 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19.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0. 佛言:有人患*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21.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22.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23.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24. 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25. 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佛经中的经典句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问曰:“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问曰:“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

        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2.佛经最经典的句子

        佛家经典的醒世禅语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 佛语有云:万法唯心。 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 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 佛语有云: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 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佛语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一切皆为虚幻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若以音求我 ,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必惹尘埃

        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 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 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寻几句佛经或哲理的句子,作纹身用,要藏文或者梵文想纹身,寻几句

        1、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2、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在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3、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以上三句摘自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楞严经》。

4.佛经中最经典的名句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般若心经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5.佛教有哪些经典句子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当下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加嘴,莫生异见,总不出汝心。

        ※云何识自心?如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相貌,亦无方所,亦无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你的微笑也是佛性作用,行住坐卧不离汝性,忧悲苦恼不离汝性,乃至慈悲喜舍亦不离汝性,珍重!※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即心即佛,若离于心,更别无佛。

        ※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故佛言:佛说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若欲无境,当空其心;心空境空,自性现前。※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五蕴如梦无自性,响、影、焰幻化无自性。若法无自性,是法无相,是法一相,若法无相,所谓无相。

        ※众生及诸法,非以入无余涅槃时乃空,从本以来常空。

6.佛经中的经典句子

        您好1、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心不除,尘不可出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4、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5、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6、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8、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9、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10、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1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今天关于“佛经经典名句100句”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