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小学作文 小学作文

三年级上册数学_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zmhk 2024-05-09 人已围观

简介三年级上册数学_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三年级上册数学”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三年级填空题数学上册2.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什么?3.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有哪些?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三年级填空题数学上册 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_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三年级上册数学”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三年级填空题数学上册

2.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什么?

3.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有哪些?

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三年级上册数学_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三年级填空题数学上册

       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及答案

       1、由1,5,7组成的大的三位数是(),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分析]要使用1、5、7组成的三位数大,则高位上是7,十位、个位上分别是5、1;要使用1、5.7组成的三位数小,则高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分别是5、7;然后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求出它们的差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由1、5、7组成的大的三位数是751,小的三位数是157,它们的差是:751-157=594

       2、把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然后沿折痕剪开,现在每段长()厘米,如果对折三次,每段长()厘米。

       [分析]把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后,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4段,对折三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8段,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4分米=40厘米

       40=4=10(厘米)

       40:8=5(厘米)

       3、山歌戏流行于闽西龙岩地区,主要用龙岩方言演唱,实验小学组织三、四年级观看山歌戏,三年级有177人,四年级有238人,剧院共有420个座位 ()全部坐下。 (填“能”或“不能”)

       [分析]将两个年级的人数相加,再与42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 177+238 =415 (人)

       415 < 420

       答: 剧院共有420个座位能全部坐下.

       故答案为:能。

       4、人体骨由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组成,人的全身有206块骨,其中颅骨29块,上肢骨比躯干骨多13块,上肢骨 () 块,下肢骨 () 块

       [分析] 用躯干骨的数量加上上肢骨比躯干骨多的数量,即可求出躯干骨有多少块;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总块数分别减去颅骨、躯干骨和上肢骨的块数,即可求出下肢骨的块数。

       [解答]解: 51+13 =64 (块)

       206 - 29 - 51 - 64= 62 (块)

       答: 上肢骨有64块,下肢骨有62块

       故答案为: 64,62。

       5、淘淘在计算减法时,把被减数的十位上的5写成了8,减数个位上的5写成了8所得的差是68,正确的差是 ()[分析] 据题意可知,被减数十位上的5看成了8,那么错误的差比原来正确结果增加了80 - 50=30

       减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8,减数越大,差就越小,那么差也会减少: 8 -5=3,所以错误的差又比原来正确的差减少了3;所以,正确的差比现在的结果增加了50 -3= 47;然后67减去增加的47就是正确的结果。

       [解答]解: 68 - (80 -50) + (8 - 3)=68-30+5=43

       答:正确的差是43

       故答案为: 43。

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什么?

       

        篇一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初步理解了周长含义,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从而更好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电教手段,指导学生直观的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小组合作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成果展示出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语言表达、合作交流能力。

        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算理的理解。

        一、创景激趣,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花坛美丽可爱,吸引了好多同学的视线,有的同学禁不住要进入花坛欣赏花草,那样会损害这美丽的景色,为此,我们学校打算给他围上护栏,护栏每米8元,需要多少钱呢?如何来算呢?要是一个正方形花坛,你会算吗?(出示课件图画:长方形花坛实物图)(学生齐答)

        结果:需要先算出它的周长然后再乘以8,就是所花的钱数。

        情境激趣,引出问题。

        自主探究,归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应用小结巩固

        师: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如何来算呢?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一)忆一忆(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什么是图形的周长,看屏幕,谁知道他们的边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周长?(课件出示不同色彩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举手回答)

        结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围成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周长。(教师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

        (二)试一试(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屏幕上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吗?(出示课件: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结果:有三种方法。

        (1)6+4+6+4=20(厘米)

        (2)6×2=12(厘米)4×2=8(厘米)12+8=20(厘米)

        (3)(6+4)×2=20(厘米)

        2、师:同学们,哪一种方法最简单呢?(问题明显,齐答)结论:(6+4)×2=20(厘米)最简单

        3、师:这几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小组讨论)(讨论出结果之后出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讨论结果:“6”表示长方形的长,“4”表示长方形的宽,“2”

        表示两条相等的长边和两条相等的宽边,“20”表示周长。

        由此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教师板书此公式)

        (三)展一展(拓展应用)

        1、师:我们学习了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能计算出屏幕上一边靠墙,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的院子的护栏的周长吗?(演示课件动画)(小组合作探讨)

        探讨结果:院子护栏周长=(8×4)—8=24(米),因为院子一边靠墙不用护栏,所以要减去一边的长度。

        2、师:同学们如果两个图形拼在一起组成新的图形,那么新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两个图形周长的相加吗?请看大屏幕,你能算出这两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吗?(演示课件动画)(小组合作研讨)

        研讨结果: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周长是(2+1)x2=6(厘米)。学生要明白:两个图形拼在一起组成新的图形的周长不是两个图形周长的相加

        三、小结巩固

        1、周长是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篇二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自主探索出“一个数与0相乘得0”。

        2、经历探索乘数中间月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你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今天有3只小猫去钓鱼,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探索“0和一个数相乘得几”

        ⑴出示小猫钓鱼场景图

        问:(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看出来的?)“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可以怎样列式?

        ⑵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⑶问:你能改写乘乘法算式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个0相加等于0,改写乘乘法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⑷想一想:0×7= ? 8×0= ?师小结:0和乘号在一起就是一颗炸弹,谁和他们遇上了谁就会等于0,因此我们这样说: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让学生说一遍给你的同桌听听

        指名口答。

        问:你还能说出几个类似的算式吗?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2、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⑴出示看台图

        问:这个看台一共有几排?每排有几个座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求出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

        ⑵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⑶一个看台102个座位,学校体育馆有4个这样的看台,估计一下,学校体育馆大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小组交流,并说说估计的方法。

        ⑷算一算,到底有几个座位?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⑸班级交流评讲。

        问:积的十位上的0十位怎样得到的?与刚才估算的结果接近吗?

        ⑹试一试:104×4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1

        在书上计算,同桌检查计算结果并改正。

        2、想想做做2

        独立完成在书上,做完后小组里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3

        独立检查,在书上订正,然后全班交流。展台展示书上习题中错误所在,分析错误成因然后问:你认为做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最容易发生哪些错误?怎样避免这些错误?

        4、想想做做5

        看图说一说,4个书架各有多少本书?你有什么发现?你能估计4个书架大约一共有多少本书?说说你的估计理由。

        5、想想做做6

        谈话: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将学生提出问题板书出来,要求学生选择问题并解决。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想想做做4

        0乘任何数都得0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不是难题,可简化过程,强化结果让学生牢记。

        关于0的乘法强调数位,那一位上乘的鸡写在哪一位上,有0一定要写,如进位要和这一位的积相加。

        强化竖式的对齐,这样会有利于计算的正确。

        篇三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4时记时法的表示方法,及24时记时法简单的时间计算。

        2、培养学生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一张属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过相互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教学对策: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

        1、4:00是下午( )时

        16:00是下午( )时

        18:30是下午 ( )时( )分

        2、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6时起床。她睡了()小时。

        二、实践活动。

        1、出示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学生分组讨论:从小华的作息时间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4、师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如: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到新华书店购书呢?

        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解决。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白天14小时,晚上睡觉10小时。

        午睡1小时10分。

        ○学习2小时,航模制作1小时30分。

        购书1小时20分。

        ○锻炼、做家务1小时。

        ○娱乐:4小时40分。

        ○每顿饭化费的时间均半小时。

        5、让学生说说小华这样子安排有些什么好处?或者你认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里?

        6、指导学生说说安排周末的时候:要合理,科学,充实而有意义。

        三、那么你会安排你自己的周末吗?

        如果让你安排你觉得该注意些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1、每个学生拿一张纸,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周末。

        2、制作完后再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说说好在哪里?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

        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各别情况进行评比,鼓励一些安排得特别好的学生。

        板书设计:周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时,晚上睡觉10小时。

        午睡1小时10分。

        ○学习2小时,航模制作1小时30分

        购书1小时20分。

        ○锻炼、做家务1小时。

        ○娱乐:4小时40分。

        ○每顿饭化费的时间均半小时。

        课前思考:

        这次时间活动主要让学生设计并制作自己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表。分为两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引导学生观察给出的一张周末时间安排表,要求学生利用表中的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第二层次,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借鉴教材给出的周末时间安排表的形式,制作一张自己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表,并通过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

        课后反思:

        先复习已学的知识,这样为学生学习周末一天的安排积累一定的计算方法。根据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学生自己提出这一单元相关的数学,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并要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为有了小华周末安排的启示,所以学生在自己安排的时候能够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周末。还能根据表格给出了信息,提出很多数学问题,并进行了计算,但是在计算时间上学生还不是那么熟练,需要进一步练习与巩固。学生之间在计算经过的时间这一知识点上存在很大差异,虽然在课上,我们之间进行了很多次方法的交流,让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有了互动交流的机会,也能在别人方法的启发下,提高自己计算经过时间的能力,但由于受自己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很明显。可能学生刚接触这一比较抽象的知识,不知通过时间的推移,会觉得难度在下降,慢慢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课后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对整个单元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要点,巩固知识点,熟练运用计算方法。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基本能运用自己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个别差异性。而在最后对小华周末安排能够提出的数学问题中,学生也基本能根据前两题的方式提出不一样的数学问题,并能独立解答,关于制作一张自己周末的时间安排表,由于之前已经有小华的事例,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难了。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够,还无法真正灵活运用。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安排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先出示小华周末一天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既复习了24时计时法,又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制作时间安排表,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后反思:

        这节课通过小华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进一步熟练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并且巩固学生计算简单时间的方法和技能。在认识水平上,学生对于简单的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换算还可以,但是一旦与生活联系,稍有复杂时,特别是涉及到跨越两天的时间计算时,学生的情况就不那么理想了,毕竟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是很少。基于这种情况,在指导学生发现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联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别,学生的回答千差万别,因而教师必须,或者说只能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而根本无法设计好学生的每次回答情况,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应答情况作出及时的调整,使学生在相互的启发下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修正,最后达成共识。

        篇四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目标:

        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

        7:10-7:30起床、刷牙、洗脸;

        7:40-8:20早锻炼;

        8:30-9:00吃早饭;

        9:00-11:00看书、做作业

        ?

        3、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

        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

        (1)分组学习。

        (2)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9:00-11: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

        (2)交流计算方法:11时-9时=2小时。

        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

        (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出示线段图。

        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

        (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锻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练习: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十分钟?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十分钟吗?你是怎么算的?

        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图书室的借书时间。你知道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学生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计算方法。

        (2)教师板书。

        2、想想做做2。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

        (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你还想知道有关时间的其他知识吗?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师:那你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知识吗?(学生提问)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3、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时间的知识。

        (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4、出示本课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

        篇五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明家离小华家有23米远,娜娜家到小华家的距离是小明家到小华距离的4倍,娜娜家到小华家的距离是多少米?

        学生列式计算(列竖式)

        说说计算过程。

        二、新授

        小华从家跑步到体育场用了4分钟,大生从家骑自行车到体育场也用肋分钟。

        小华每分钟跑152米,大生每分钟行248米。(出示主题图)

        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学生列式

        你会计算吗?动笔算一算

        指明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

        指2—3名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试一试

        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三、练一练

        1、用竖式计算

        131×7612×83×4934×541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2、算一算,看看积各是几位数

        ⑴261×38×123

        ⑵621×38×312

        你发现了什么?

        3、教科书P73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4、去年放养896尾鱼苗,今年放养的鱼苗数是去年的2倍,今年放养多少尾?

        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提了什么问题/

        怎样求呢?

        学生说出方法并说出计算过程?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觉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一样吗?

       

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有哪些?

       一、位置与方向。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三、复式统计表。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

       五、面积。

       六、年、月、日。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八、数学广角──搭配(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 是由2006年7月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陆志昌,该书是新课程解题方法超级宝典之小学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专册。

       本书由全国范围内一批富有经验的知名学科老师,从现有教材尤其是新课标教材所呈现的理念内容,知识体系中,从全国数以百计的各类考试状元、竞赛获奖者的学习经验和总结提炼中,从每位老师各自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感受中。

       提纯归纳、总结升华、探索规律、凝炼方法,精心编写了这一套“新课程解题方法超级宝典”系列丛书,意在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材料、最精当的训练、最科学的思路、最实用的方法,意在使你付出一倍的汗水,取得十倍的喜悦,花同样的心血,收获骄人的成绩。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1、测量(长度单位及质量单位)。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四边形。

       4、有余数的除法。

       5、时、分、秒。

       6、多位数乘一位数。

       7、分数的初步认识。

       8、可能性。

       9、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与组合问题)。

       加法运算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若绝对值相等则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若绝对值不相等,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6、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7、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三年级# 导语数学可以训练你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当然最重要的是与自己能在社会上生活有关,你想找到好的工作,基本都是和数学都是有关系的。因此从小的学习十分有必要。以下是 无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快的是(秒针),走得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

        半时=30分60分=1时

        60秒=1分30分=半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高位上的数,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较大的三位数是位999,小的三位数是100,较大的四位数是9999,小的四位数是1000。较大的三位数比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篇二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

        倍的认识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篇三

         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同分子分母的分数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