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小学作文 小学作文

实践论读后感_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

zmhk 2024-05-08 人已围观

简介实践论读后感_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实践论读后感”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读后感2.矛盾论读后感2000字范文3.毛泽东选集读后感500字4.求 实践论读后感 一定要是自己的5.《虽有佳肴》读后感300字6.跪求3000字矛盾论读后感,要是自己写的

实践论读后感_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实践论读后感”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读后感

2.矛盾论读后感2000字范文

3.毛泽东选集读后感500字

4.求 实践论读后感 一定要是自己的

5.《虽有佳肴》读后感300字

6.跪求3000字矛盾论读后感,要是自己写的啊!

实践论读后感_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读后感

       读书有感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读后感 什么文章能叫做字字珠玑;什么文章能叫做句句经典; 什么文章能听叫做段段成文;什么文章 能叫做深入浅出。——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叫做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段段成文,深入浅出。 在这篇一千字多一点,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看懂的哲学论文里,毛泽东告诉我们一个精神变 物质,物质变精神的道理。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有了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方法。 毛主席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段论述,阐述的是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根本的问题、核心的问题,为了向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 论的教育,要求他们要具有“实事求是”的观点,以便正确的对待形势,全面地理解党的方针 政策,更好地开展和进行工作。 这篇文章简明扼要的解说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指出了如何取得正确思想的科学道理。我们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制定,都是以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路线,要正确地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就是掌握这一基本原理。 飞跃,就是突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毛泽东同志在本文中提出的两个飞跃,是指的实 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 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 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完整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关 ” 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认识论。人们在实践中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复了许 多次,经过脑子的思考,把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形成了思想。这样就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 对事物的本质有了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哲学上讲的物质,就是指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 在的整个世界。世界上的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小的如原子、细胞,大的如地 球、太阳,以及种种社会现象,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不管人们认识到或没有认识到它们, 物质总是客观地存在着,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而发展变化着。 这些就是毛主席的见解,在读完《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之后,我仍旧按惯例开始了 我的“上下而求索”…… 曾记否,自 19 世纪 40 年代至 20 世纪初以来,在清廷的腐败与无能之下,中国这一曾经 自诩的“天朝大国” ,被列强欺凌不断——割地,又割地;赔款,再赔款,一个日益沦丧为“别 人工具”的清政府为保一家之天下,正在拿民族、国家的未来豪赌,一个有着众多人口、历 史悠久、物产丰富的泱泱大国竟到了任“魑魅魍魉”随意宰割的地步,此真乃开中国五千年 来未有之奇耻大辱是也!岂不令人痛心悲愤!! ! 然而, “反抗伴随压迫而生” ,如果我面前的宇宙的背景是黑暗的话,那闪烁的星光就象征着 希望。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觉醒看世界,洋务派上台了,可三十年的改革成果随中日甲午战 争的炮灰而消散,昨日的藩属竟逼主就范,台湾一去五十载;太平天国运动即便攻占大半个 中国,坚持十六年,也免不了让清军攻入石头城的命运;声势浩大的戊戌变法,百日即灭, 一帝被囚,六子遭屠,随后的《辛丑条约》不可免;辛亥革命虽送走了清王朝,迎来了中华 民国,可最终遭袁窃取后,帝制又死灰复燃;此后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中国岂有宁日可言? 民族又哪有希望可说?拿什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当时的种种思想、种种主义,在现实的实践面前都被无情的证明是失败的了,星光似乎黯淡 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哪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 声改变了俄国,更深刻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来了,中国***诞生了,中国这一沉默很 久的雄狮要爆发了…… 在北伐被迫失败之后,星星之火,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燃烧,红色的政权在各地建立了,井 冈山革命道路在探索中形成,又在实践中接受考验,最终随着 1949 年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 布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而当年“王明”的路线碰上蒋介石的“围剿”时,换来的是红军的二 万五千里长征,湘江一役,五万将士染红了湘江之水,天地为之悲泣, “王明”的路线被证明 了它的错误性。遵义会议后,中国***重获新生,发生了一种认识观上的转折,党深刻意 识到中国确实应当走具有自己特色的革命道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来领导中国人民 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与剥削,走向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殿堂…… 历史不会忘记,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建设同样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有过欢笑,也有过 泪水,如当年的革命道路一样,在探索中实践理论,在实践中完善发展理论,先后克服了“大 跃进”的盲动, “文革”的暴动,一步步向前进,终于人民当家作主了,星光闪耀,社会主义 民主法治建立并完善了,百姓衣食无忧,经济从温饱逐渐走向小康走向富强,读书不再是梦 想,文化也如这宇宙中的星河一般璀璨夺目,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原子弹、氢弹爆炸成 功了,载人飞船升入太空,与群星共驰骋,百年奥运梦,世纪世博情,这些也一一实现,中 国这头雄狮正起身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它之一吼,世界一颤,当年被虐称的“支那”与“病 夫”二语被雄狮的巨足踢向宇宙的黑洞,一去不复返了!! ! 纵观中国***成立先后的历史及当今社会发展,的确,唯有中国***才能救中国,才能 让中国在群星璀璨中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它的伟大觉非偶然,它的伟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它挥舞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更重要的是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在探 索中实践理论,在实践中完善发展理论,并再将其用于实践,在这种反复中,理论与实践都 呈现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在此种双向的上升中, “手可摘星辰” 从不是梦想 , “英特纳雄奈尔” 一定会实现,而这也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红色的经典的哲学名篇所反映 的深刻内涵! 我从沉思中醒来,继续仰望星空,的确,如温总理所言,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但我的迷 茫却也减少了很多,因为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实现民族的复兴,国 家的富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如是说!

       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 --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有感 这本书是毛泽东同志 1963 年 5 月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 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时增写的一段话,1964 年 6 月收入 《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后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 》 (下册) 。 手中的小册子印刷于 1969 年。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 在肯定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 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挥了他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 面的重要发展--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思想, 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个 阶段,阐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从存在到思想、从物质到精 神,又从思想到存在、从精神到物质两次飞跃的观点,强调了第二次 飞跃的意义更大,因为它是检验认识,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这是对 《实践论》中提出的人类认识的总规律的补充和发挥。毛泽东指出了 许多同志不懂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状况, 强调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 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 会主义的伟大强国。 读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哲学论文后,最 深的感想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 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 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1-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 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 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 个过程,而人的认识还要受到已有知识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即使 对于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 所以说, 人的认识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多次的反复” ;真理是一个发展的 过程。 从工作的角度出发,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与重要方法。 毛泽东同志说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 基、成事之道、创新之举,是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措施和必要 途径。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就没有工作的主动权。在五年政协工 作中深深体会到,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工 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环节,是自己提高理 论素养、密切联系群众、学习实际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研究可 以察实情,求真知,出良策,促工作。 调查研究是人们对社会现象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活动。它是人 们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社会实践, 在大量占有第一手材料的基础 上,发挥人们大脑加工厂的作用,进行“取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的工作或过程,以获得某些规律性的认 识,用以指导实践的活动。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事物、分析矛 盾、解决问题的过程。调查的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认识了解事物 -2- 的本质和规律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是研究的前提,没有调 查,就不可能有研究;研究是则是调查的发展,没有研究,调查也就 失去了意义。 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 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 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 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3-

矛盾论读后感2000字范文

       矛盾论读后感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法则。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时,常常涉及到许多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矛盾的主观能动性。

       毛泽东曾在1937年发表了矛盾论,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在这里将其概括,以便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矛盾。

       当然,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下什么是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矛盾并不陌生。但这并非哲学上所说的矛盾。矛盾是两种事物之间即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对应关系。比如数学中的正数与负数,物理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果是正数就不会是负数,没有正数负数不复存在。

       我们先拿正与负为例,之所以说相互依存,是因为没有正数,负数不复存在。之所以相互对立,是因为一个数只要是正数就不可能是负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如此。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矛盾,只要认真寻找。我们研究矛盾是因为我们要追求真理和生存的智慧,使我们的思想深邃具有时代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先进的思想武器。

       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在过去的高考课本里,我们学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使当时记得很牢,但是如果没有实践,你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你没有形成共鸣,而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大多来自于亲身实践。现在你回想一下高考的知识你还记得多少。如果现在让我们去再考又可不可以考到原来的分数呢?所以实践是重要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500字

        毛泽东的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 方法 ,让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几篇 文章 ,希望你们喜欢阅读。

       

        矛盾论 读后感

        《矛盾论》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 总结 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 经验 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理解以及在中国的实际应用。首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何为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接下来我将跟随毛主席的步伐,说出自我对《矛盾论》的认识与见解。

        首先,透过阅读《矛盾论》,我认识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种不一样的宇宙观,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我的理解是透过发现矛盾,到了解矛盾,最后解决矛盾,然后进如新的发展环境,重复这一过程,得以发展。换句话说,只有发现新的矛盾才能发展,正好印证了发展是对立的统一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亦是如此,我们当前的生活环境与我们内心想要的生活构成矛盾,所以我们透过不断努力,来解决矛盾,我们得以发展,然后构成新的矛盾,一向循环,我们也一向得到发展。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一种思想,已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看世界,我们的思想曾被这样的思想束缚数千年,那是因为我们当时不了解这个世界,运用想象的方法来解释那些我们无法掌握的未知力。此刻我们已经对世界有了一个认识,我们就应透过客观的,动态的思想来观察世界。

        对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认为对其理解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普遍性就是矛盾存在在整个世界上,所有一切的事物以及其发展都充满着矛盾,并且矛盾是一向存在的,而不是因为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的问题并未展现出来并不是说就没有矛盾,而是因为矛盾并未被激化,未展现出来其相应的效果,比如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人的关系在关系处理方面,如果两个人因为某件事而关系出现问题,他们没有出现争执就说两人没有矛盾。同时,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当矛盾出现时,两个产生矛盾的事物皆是因为特定的关系产生矛盾,而不会与另一件不想干的事物产生矛盾。矛盾的出现具有其特殊性,也是因为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注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分析问题也应注意全面的分析问题,比如解一道具体的高数题时就应注意分析各种状况,你如说方程的成立条件,各种问题的限制等等。然而想真正发现世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全面认识事物的潜力,还需要我们的继续努力,未能完全理解,但却能起到明白作用。

        在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我的理解是事件的发生具有其复杂性,不可能只存在唯一的矛盾,然而我们要想真正的认识事件,务必抓住其根本的主要矛盾,然而主要矛盾又是随着发展而变化的,我们就需要对事件的发展有动态的,客观的分析,用唯物的观念来思考问题。在此,并没有适合的例子,所以用毛主席的。帝国主义处在构成半殖民地这种矛盾的主要地位,压迫中国人民,中国则由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然而事情必然会变化,在双方斗争的局势中,中国人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所生长起来的力量必然会把中国由半殖民地变为独立国,而帝国主义则将被打倒,旧中国必然要变为新中国。

        矛盾同时又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物体产生对立,务必有一个大前提,则是他们务必存在在同一个体系中,有共同需求的地方,在这一体系中他们性质相同,只但是是两个对立的面。既然相互对立,则必须会产生斗争,则解释了矛盾的斗争性。同样,投影到我们的生活中,两个人有矛盾的前提是两个人务必有共同的需求,产生对立,然后有可能构成必须程度的斗争。[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透过阅读《矛盾论》,我学习到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即发现矛盾,正确对待矛盾,全面分析矛盾,妥善处理矛盾,使之构成必须循环,得到发展。

        矛盾论读后感

        根据支部的统一安排,最近一段时光,我认真学习了《矛盾论》、《实践论》两篇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融会贯通文章中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这些基本观点来解释和回答自我在思想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很受启发,很有收获。

        事物普遍联系着,矛盾普遍存在于任何联系当中。《矛盾论》告诉人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国家大事、社会发展等等,矛盾可谓无处不在,对个体生命而言,没有了矛盾,生命就会化为尘埃,没有了矛盾,社会生活就会死水一潭,濒于衰竭。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理性思考的“钥匙”,才正确对待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做一个清醒的、理性的人。

        一是要正确对待工作上的矛盾。

        作为公安民警我们每一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治安问题和工作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是一项矛盾或一项系统综合矛盾。处理治安问题,想方设法完成工作任务,也就是在处理矛盾。

        正确对待工作上的矛盾,首先就是要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工作。就应对在工作中可能遇着困难和问题早做思想准备,在工作任务面前也就是在矛盾面前尽量做到冷静、从容,站在相对较高角度分析问题。如果不能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工作,就可能出现一些错误。比如,在治安形势严峻、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时,产生急躁情绪,认为问题太多、任务太重,感到无从下手,抓不住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比如,应对成堆的治安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想在短期内解决所有的困难、问题和矛盾,把各项工作相互割裂开来,孤立的看问题,从而在不断涌现的矛盾和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面前感到疑惑,以至被动应付,身心感到疲惫;有时遇着重大问题或困难,感到绝望,以为不可能解决了,不懂得矛盾运动变化的绝对性,不明白任何矛盾肯定会向前发展变化的这一规律,更不能抓住有效的时机、作出有效的反应和行动。因此,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看待工作上的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其次,务必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也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因此,务必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对所从事的工作任务进行认真分析。找出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即找出当前工作中的重点;明确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明确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比如抓基层基础建设,当前有许多矛盾和问题,局党委以“抓基层装备设施建设,打牢人口管理、治安防控、情报信息、科技强警等工作基础,苦练转变思想观念、增强 法律知识 等基本功”为主要矛盾,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

        当然,矛盾是不断涌现的,旧的矛盾得到调和、问题得到解决,新的更高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又必然产生了,我们就应未雨绸缪、早做规划,不断的加以解决,推动工作向更高更新层次发展。

        有时,在工作中我们会处在矛盾的焦点上,本身就处于矛盾的一个方面,不允许置身事外,以第三方的位置和角度来处理和解决矛盾。这时,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准确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对正确的东西要敢于、善于坚持,争取矛盾的另一面向已方转化;对错误的东西务必果断放下,顺应发展方向与潮流,使自我的观点和行为向正确的方面转化,推动工作向前进步。

        只要树立了正确的矛盾观,就不会出现一味回避矛盾和问题的错误做法。因为,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人不可能回避。事实上,回避了这个矛盾,立刻就必然会陷入另一个矛盾或几个矛盾当中。因此,就应认识到“矛盾”是回避不了的,我们只能选取解决矛盾的时机,不能真正回避矛盾,置身于矛盾之外。

        二是要正确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一齐工作的同事,相互之间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是必然的。

        与 其它 事物的矛盾一样,同事之间的矛盾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多数是因解决工作矛盾而引起的。出现矛盾时应取包容的态度。比如,不一样的观点、方法之间会碰撞出火花,不一样的性格和习惯会产生矛盾,有时利益上的分配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意见,这些矛盾的出现都是正常的和必然的。因此,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应以包容的态度,切忌走极端,搞激化。要坚持用化解和调和的方法解决同事之间的矛盾,和其它矛盾一样,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只要坚持正确的观点,互相体谅,同事之间的矛盾会得到有效的化解和调和,大家最终都统一到工作上来,友好共事。对工作上出现的分歧,还就应个性注意多思考各方的观点,从中汲取营养与精髓。

        三是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当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生活在矛盾当中,生活本身也是一个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人的一生,从小到大、从幼稚到老成,成功与失败、贫穷与富有、得意与失意、健康与病痛……这些都逃脱不了矛盾观、发展观所揭示的必然规律。因此,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顺心或不顺心的事,或者身处顺境或逆境,都就应正确对待。在个人修养上,个性是在对待财富、名利上,要努力做到宠辱不惊,去留随意。懂得人生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并不表示我们就应在人生矛盾运动中无所作为,消极对待。在对待事业、工作和人生的价值上,我们应在矛盾斗争中,时刻注意持续昂扬的斗志,用心把握主动权,使自我成为命运的主人。从各方面不断丰富提高自我,努力工作,使自我的人生矛盾运动向高层次发展,为社会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矛盾论读后感 范文

        记得自我在读高中时就已经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之后又读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初学时,以为那矛盾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短”的自相矛盾。之后才渐渐发现矛盾资料更加丰富,更具有 教育 好处。

        哲学中讲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换句话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回避矛盾,否认矛盾,找不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从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到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其实,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古往今来,人们所处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而我们就应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性,不能回避矛盾,否认矛盾。

        矛盾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是时时能够见到,处处能够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330011。coM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等,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忙与启发。

        首先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来说,矛盾的普遍性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而其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正如毛主席所说:“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一样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 成语 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特点。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历代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可谓浩如烟海,但后人却能够从其各不一样的描述中,区分出特定的环境来。“天仓仓,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讴歌的是辽阔雄浑的北国草原;“日出江化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则是风景迤俪的江南风景。即使同样写江南水乡,“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江晚景,则又是另一番风貌了。鸿篇巨制《红楼梦》中写了四百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其中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不下数十个。这些人物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读者完全能够凭借人物各自的特殊性,把他们区分开来,决不因千人一面而相互混淆。试想,如果作者们离开对山河风

        光和各种人物矛盾的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和深刻把握,能够创作出这些千秋传诵,光耀后世的文学瑰宝吗?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学习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习统筹兼顾。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国的GDP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忽视政治、 文化 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我们扎扎实实的加以解决,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正所谓:“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相互配合。”

        然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会随着时光、地点、场合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应注意他们的转变,不然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问题和困难。就像2003年的非典一样。自从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一场非典突如其来,让全国人民不知所措,陷入一种恐慌之中全国人民谈“典”色变。这时党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适时做出调整,将全国的重心放到抗击非典上。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抗击下,我们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

        从矛盾的主次方面来说,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面相 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正确估计工作中的成绩与缺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好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同学不应求全责备。只要一个同学的优点是主要的,就要肯定他,向他学习。一个同学即使有比较严重的缺点,也要团结他,帮忙他。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好我们的同学,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班群众。

        毛泽东的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但我们并不能搞教条注意,经验主义,本本主义,照搬照抄,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状况做出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一样,要在矛盾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好;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活用矛盾论中所学的知识,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给好的解决方法。

求 实践论读后感 一定要是自己的

       我对军事类的书一向不敢兴趣,尤其还带有政治色彩的,现在捧读《毛泽东选集》这套书,深深觉得相见恨晚。这样的好书,这样有趣有味的书,这样说理清清白白的书,怎会今日才去拜读!这样的文字实在是当下那一大堆一大堆文字垃圾所不能比的。

        毛选诸多篇章之中我最喜爱的是他1927年3月所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还有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的问题》,其次还有《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比如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的问题》的讲话中谈到的知识分子问题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最近一个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 在一些人的眼中, 好象什么政治,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 好象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 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像在这一段话中毛提到的现象可以说在今天是大量存在的, 可以说思想的颓废空虚是可怕的, 它在吞噬着人们的灵魂, 当人的思想灵魂丢失方向的时候, 那这个社会也陷入到了危机之中. 世界战争中的一大奇观是什么? 大家应该知道, 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竟然有数百万的伪军在帮着日本人杀自己人. 这些人恐怕就是些没了灵魂与思想的人

        真真佩服毛泽东高妙的语言,没有一个高深的字眼,朴朴素素的口语化文章,深邃而有力!

        对于毛选,我就说到这儿吧。总之,它们不会叫人乏味,不管是不是已经腻了一些文字。它的质朴清新,说理简单明白会叫人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如沐春风。

《虽有佳肴》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漫画:

        漫画上有一个身着长袖,长裤,穿一双皮鞋的人。他嘴里瞅着一根烟,手里拿着一把斧头在砍树。而她的头上,有一只啄木鸟在啄他的头,啄木鸟边桌她的头边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看了这则漫画,我想到了:现在横多人都随便破坏树木,严重的有:许多木材厂为了做一次性筷子,而大量砍伐树木。不严重的则是:有的人在公园玩,突发奇想而摘一根柳条做草帽。这些人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这样桌会给大自然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吗?如果有100个人去看伐树木,那就会有一片树林倒下;如果有1000个人去看伐树木,那就会有一片森林倒下。我们为什么要看书呢?那即使是生活需要,那一额可以看了在中,如果有人中的话……:如果有100个人中,那就会有一片树林重生:如果有1000个人种那就会有一片森林重生。这对大自然,对我们,甚至是对地球都会有帮助。我们合乐而不为呢?

        让我们来保护地球吧!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不乱摘花草,从不践踏草坪开始。就算是一点一滴,也请同学们不要轻视。因为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一点一滴汇成江海,我想信着时候的同学们已经造了一片树林了!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跪求3000字矛盾论读后感,要是自己写的啊!

       看了这段文章,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一起,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今天,我学习了毛泽东同志所著的《矛盾论》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明白了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使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得以发扬和光大。

       毛主席的这篇文章写于1937年8月,在当时,由于西安事变的爆发,使得抗日的局面得以到来,又由于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但是,由于在长征之前的江西中央苏区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使得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蔓延,这种不良影响一直持续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虽然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清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对于王明这些人在党内所造成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不花费一番大的力气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为此,毛泽东同志写出了《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可以说,这两篇文章是对建党16年来中国革命经验和教训的哲学概括和总结。我们党从她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不可能对任何国家的革命提供现成的公式和答案,特别是中国革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不能死板教条式的生吞活剥马列著作中的片言只语,更不能照抄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做法,只能在坚持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找出适合中国革命的路子来。

       在世界上,不管什么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矛盾,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在自然界是如此,在革命事业的发展中也是如此。记得在我们党刚刚成立的时候,那些在苏联留过学,住过洋房,喝过洋牛奶,吃过洋面包的布尔什维克们,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一味听命于共产国际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指示,生硬死板地套用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经验”,甚至聘用由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问李德来指挥红军打仗,结果致使中央苏区的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形而上学那一套,因为它是不切合实际的唯心主义的理论。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的永远不变的。”从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看什么事物,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唯物辨证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再有,任何事物都有着它一定的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问题就存在于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就决矛盾,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的变化,都是如此。因此我们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而是要从内部去挖掘、去研究、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可真是说到点子上去了,就拿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来说吧,表面上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亿多农民的力量可以说是不可忽视,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所有的耕地都掌握在大官僚、大地主的手里,而农民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一年到头打下的粮食刨掉交地租以外,所剩下的口粮是寥寥无几,根本解决不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可以说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一年糠菜半年粮,如果赶上灾年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在遭灾的情况下你粮食歉收,交不上地租,那么,那些残酷剥削压迫农民的地主老财就要收回你所租种的土地,甚至逼着你去卖儿卖女,从而家破人亡。老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可以说是官逼民反,这样的话自然就会产生内部矛盾,而这些矛盾的产生,必然会推动社会进步。不是吗?在旧中国,由于大官僚、大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此时,诞生了代表全中国全体受剥削、受压迫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它的诞生,给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曙光,而中国***也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倒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这些都充分印证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可以说,毛泽东同志所讲的这一席话真是太对了,因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只有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再有,毛泽东同志在本文中还着重指出了“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可以说,这段论述可真是太精辟了,就拿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件事来说吧,是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先生,叛变了革命;但是,这和当时党内所出现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也是分不开的,如果在当时我们拥有自己的革命武装,硬起来,不和国民党妥协,那么,我们就不可能遭到大革命的失败,更不可能发生国民党蒋介石屠杀***人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样,在江西中央苏区,如果我们不迷信苏联的某些“经验”和听命于共产国际的那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指示的话,就不可能发生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可以说,远在莫斯科的那些住洋房、吃洋面包、喝洋牛奶的共产国际的头头脑脑没经过调查研究,擅自发布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所谓“指示”,固然可恶,但是,如果没有党内那些对马列著作的条条框框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奉若神灵的教条主义者,窃取中央主要领导岗位的话,也就不可能导致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弄得中央红军大搬家似的进行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说,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句话,说得可真是太对了,由此看来,“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是啊,整个地球世界上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发展也都是在矛盾中度过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不是吗?这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自始至终充满着矛盾,可以说,按照列宁的说法,那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会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难道不是这样吗?就拿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吧,封建社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上是比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强多了,但是,由于体制上和意识形态乃至文化方面的一些因素,使得科学技术发展不起来,这就大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致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这就产生了矛盾,也就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矛盾,由此,逐渐逐渐地就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科学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在思想和文花方面的视野也有了很大的开阔,但是,由于大官僚大资本家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工人们是一天十几个小时不停地做工,但仍然是吃不饱穿不暖,一个月下来,被资本家七扣八扣挣下来的那点工钱根本就没法养家糊口,于是,就产生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志于社会变革的仁人志士就会首先站出来,探索改变这种现状的道路。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整个世界几千年的发展都是在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度过的,没有矛盾就不可能有世界的发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刚才我们谈到了矛盾孕育和存在于世界上一切事物之中,在我们党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出现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到江西中央苏区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占据中央统治地位,致使第四、五两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等吧,可以说我们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也是充满曲折,也是在充满矛盾和解决矛盾中度过的,不然的话,能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地从危亡中挽救了我们的党,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能够拨正船头,沿着正确的航向驶向胜利的彼岸。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救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是啊,世界上无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为我们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指明了方向,这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矛盾,其原因、其性质各不相同,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解决,比如说这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来解决;这我们党内的矛盾,就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在改革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绝大部分人才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处在贫困线上这样就出现了贫富之间两极分化的矛盾,而要想解决这个矛盾,不能靠别的,只能靠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就业的岗位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也才能解决贫富不均的矛盾。

       另外,这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矛盾,每当历史向前迈进了一步,旧的矛盾解决了,而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所以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也都是在解矛盾中度过的,而解决不同的矛盾,也要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计划经济时期,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我们居民所食用的粮油实行的是定量供应,每人每月也就是半斤油和二十七、八斤的口粮。特别是象大米白面这样的细粮,每个月加在一起也超不过那么五六斤,可以说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过得是相当的苦,虽然每斤粮的价钱超不过两三毛钱,价格较低,但是人们却吃不到更多的细粮,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取消了“粮食本”,粮油敞开供应,这下子人们的餐桌上可再也见不到高粱米和苞米面这样的粗粮了,可这好了好了,人们却又开始抱怨上了,抱怨什么呢?原来呀,是买粮食虽然不用粮食本了,可以敞开量地买,但这价格却上来了,而且这段时间是这个价,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却又是那个价,弄得人们是人心荒荒,一个劲儿地抱怨说:这还不如有粮食本哪会儿呢!虽然人们对这件事的认识有所偏激,但是它也确实又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人们只好吃定量供应的粮油,而且每个月根本吃不上几斤大米和白面;而到了市场经济时期,这个问题虽然是解决了,但粮油的价格却又上来了,这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正常的,但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产量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收入,使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只要这样,才能解决老百姓收入的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的矛盾。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灭,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而不同……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

       再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更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片面地看问题,照抄照搬某些条条框框。例如,1949年建国后,我们对城市里资本家所经营的工厂企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这就和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政府对资本家的财产实行没收充公大不一样,我党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而如果按照那些教条主义者的做法,那就得照抄照搬苏联在这方面的做法,如果那样做的话,就得事与愿违,达不到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没有不出乱子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总之,通过学习《矛盾论》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做到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而不要死抠马列著作中的那些死板教条,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能够拨正船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总之,《矛盾论》这篇文章,是我党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不仅在过去,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是我自已写的!

       好了,今天关于“实践论读后感”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实践论读后感”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